夏日游泳避暑“热” 安全防范不能“冷”
我区多措并举加强游泳场所安全管理
本报讯 (记者 成波 通讯员 王志杰) 高温赶上暑假,我区各大游泳场所都成为了市民的“遛娃”和避暑胜地,热度“爆棚”。游泳避暑“热”之时,安全防范更不能“冷”下来,7月28日,2022年上虞区游泳场所安全管理培训班在上虞健身中心开班,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区游泳场所安全管理,规范游泳场所经营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广大群众参与游泳活动的人身安全。
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相关人员、体育行政审批许可工作相关人员、全区各游泳场所产权所有人、泳池经营负责人、酒店及小区物业管理方、救生员组长等参加培训,现场签订《2022年上虞区游泳场所安全开放承诺书》,听取专家解读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游泳)相关经营政策及行政处罚案例分析,了解《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行政许可审批操作流程。
“7月我省溺水事故频发,前半个月就发生了39起,其中死亡19人!我们在座的都是游泳场所安全管理相关人员,大家应该要有清晰的认识:每一个重要点位上都曾有过血的教训,安全工作再强调都不为过……”培训会上,杭州市临安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科长叶涛为大家进行政策解读,详细介绍行政执法中游泳场所的常见问题及整改方式等。
一个个真实的、血淋淋的案例,展现着清凉泳池无声的残酷和安全管理人员肩上的重任。“我区仍有部分市场经营主体对游泳项目的高危险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救生员持证情况、配备数量、安全标识等方面存在不足。”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已连续数年在暑期开始前就启动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游泳)经营场所安全检查工作,采用引入第三方监督的方式,聘请社会工作者组建巡查组对全区各泳池进行密集检查,在7月份的检查走访中,检查人员依然发现了不少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虞近几年未发生游泳场所的安全事故。也正因为这样,各游泳场所管理人员容易出现松散懈怠思想,从而导致危机出现。基于此,我们是想方设法引导、督促相关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重视、重视、再重视。”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感叹,安全,是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持续保持警惕和安全工作的推进,必须伴随整个夏季。
据悉,今年,我区体育主管部门不仅重抓《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的核发、复查,继续对申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的泳池进行公示宣传,开设游泳安全培训班,聘请具备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组建巡查组重点对涉及高危体育项目(游泳)经营场所进行每日不定时、不定点地检查,还将分阶段对各游泳场馆暴露的问题和整改情况进行通报。对屡教不改的,直接吊销《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并协同其他部门进行联合执法,进一步规范游泳市场,绝不让安全防范有所“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