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拉长魅力无穷
接电话、发杨梅酒、准备杨梅糕点……这几天,用“累并快乐着”来形容徐金美再恰当不过。徐金美是梅之乡家庭农场负责人,承包杨梅800余亩,生产经销杨梅酒。
二都杨梅好吃,但采摘时间太短,且不易储藏。当地不少梅农通过杨梅浸酒的方式,来试着拉长二都杨梅产业链,一种是用粟烧浸杨梅,另一种是杨梅发酵蒸馏酒。但由于杨梅浸酒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难度很大,杨梅酒难登大雅之堂,更不要说在市场上流通了。
然而,徐金美不信这个邪。她从水源、场地、设备等方面下功夫,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终于取得突破。2019年6月,赶在二都杨梅上市前,她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她投入500万元,购买设备,开始生产杨梅酒。
“这是上虞首张杨梅酒生产许可证,对二都杨梅拉长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驿亭镇相关负责人说,然而,杨梅酒虽好,打开市场却不容易。对此,镇农业旅游办专门委托第三方,为徐金美带来了多款包装,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上门把脉问诊。去年春天,驿亭镇主要负责人深入梅之乡家庭农场调研,鼓励徐金美在包装、储藏和品种开发等方面下功夫。
“一度冷下来的血重新沸腾起来了。”徐金美说,一方面,她投资100多万元,实施储藏环境提升工程,计划开发泡泡酒等,走时尚之路;另一方面,加大文旅融合力度,依托当地魏伯阳文化,把800多亩杨梅林打造成休闲旅游目的地。
在驿亭,杨梅深加工产品除了杨梅烧酒、杨梅泡酒,还有杨梅宴、杨梅糕点、杨梅酵素等,这些名目繁多的深加工产品,已然成为吸引市民和游客来访、品鉴的“密码”。
驿亭镇党委书记马百根表示,以打造“诗路名驿站、共富新高地”为目标,将农文旅融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推广新技术,拉长产业链,不断丰富二都杨梅文化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合力助推二都杨梅高质量发展,引领广大梅农踏上共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