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清风
激活干部廉动力
6月14日早上8点,白马湖村网格长李国园准时走出村委办公室入村巡查。路边一个垃圾桶,垃圾满冒了尖,他掏出手机拍照,用“网格通”上传到平台,“一会儿就有人来清运。”李国园介绍,村庄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转完一遍得近3个小时,每天2万步是常事。
各条村道明净如新,村居美化亮化分外抢眼,白马湖村正焕发出新容颜,这得益于村里的党员纷纷加入“网格”,主动服务,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村道上的垃圾,随手捡起放进垃圾桶;提醒外来游客注意防火;遇上邻里发生口角,及时劝阻……哪怕是出门散步,李国园都习惯在自己负责管理的“网格”多看看,多走走,多聊聊。他说,网格长就是“管家”,要把村头巷尾当成自己家一样管,要勤入户,多走访,全力做到小事不出巷,大事、难事不出村。
每日巡查、提早发现问题,是俞凤珍作为五洲村网格长的日常工作。在她看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基层社会治理要下好“先手棋”,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苗头中。“亮身份,亮的是党员的身份;当网格长,当的是群众的‘管家’。”俞凤珍言语坚定。
群众有需求,网格立响应。驿亭镇尝试开发诉求码,在“白马春晖 诗路驿站”微信公众号上建立平台,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解决其急难愁盼问题,倒逼各办线、站所、村社扛牢主体责任,积极主动作为,推动网格智治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同步建立《驿亭镇联村干部(第一书记)“下村进网入格”坐班工作制十条》,联村片长每周2次、联村组长每周3次,确保每日有联村干部下村,重点掌握社情民意、人居环境、矛盾纠纷等情况。下村情况由联村干部每天打卡上报镇纪委,镇纪委每周进行情况通报。
“以前,仅凭村‘两委’有限的力量去工作,即使深耕细作,服务还是容易出现‘浅层’,而众多的无职党员胸怀激情却‘无用武之地’。”驿亭镇纪委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农村发展迫切需要率先垂范的榜样来将分散力量拧成一股绳,网格员是联系群众和党委政府的最佳人选。
“监察网格员遍布在田间地头,第一时间收集信息、反馈问题,并对问题解决过程实行监督,我们还在探索监察信息员交叉监督机制,既防范廉政风险,又切实有效解决问题。”驿亭镇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镇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工作全面推开以来,驿亭镇纪委、监察办探索发挥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触角”作用,推进“红网清风”工作,组成一支由村监委会主任、镇各办线负责人和常驻镇站所负责人等组成的监察网格员队伍,将监督的关口前移,让问题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解决,切实推动基层公权力透明规范高效运行。
驿亭镇还深入实施班子领衔、专案经营的包案化解办法,引入“赛马”机制,竞争式推进各项工作,并每月进行通报。成立“党建+基层治理”心灵驿站工作室,聘请老书记、老党员、老娘舅等“三老”17人为驻镇和驻村网格员,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等为特邀网格员,确保网格智治责任化、专业化、制度化、长效化。以数字赋能,快响激活,全面排查盲区死角,落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下一步,驿亭镇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城乡社区工作会议精神,以“大党建小切口微网格精治理”为理念,不断把“党建统领、红网智治”行动引向深入,助推基层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