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挺在前
——丰惠镇小教师谭景宇抗疫二三事
通讯员 韩吉青 记者 万均
“喂,老谭,这后台数据怎么查看?”
“谭老师,我们班有学生家长不能打卡怎么办?”
“在绍兴市外的家长回虞了,得做几次核酸,提供哪些材料?”
……
近期,丰惠镇小教师谭景宇手机上,咨询电话与信息每天总是源源不断。在教师们心里,几年来似乎已经形成了“有困难找老谭”的第一意识。确实谭老师也一向是“有求必应”,不论多难多烦的问题,在他的帮助与指点下都能迎刃而解。
关键时刻站出来
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是呵护师生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作为安监办主任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谭景宇时时记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并敢于在关键时刻站出来。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谭景宇义无反顾地走在防疫抗疫的最前列。在认真完成三个班英语学科教学之余,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实施更科学的管理,如何减轻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压力,如何在第一时间全面掌握全校师生以及各家庭成员的健康码、行程码等信息,保障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他将自己的思考和设想及时提供给校领导作参考,助推了学校防疫工作。
同时,谭景宇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和文化修养,努力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改进安全管理,努力成为学校、师生安全的无私守护者。
谭景宇立足本职,每天密切关注着权威发布,了解疫情形势发展和疫情防控相关情况,积极应对、主动作为,积极向校领导建言献策,并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任务。无论暑假还是寒假,都能时时看到谭老师在校园里忙碌的身影。
每次复学前,谭景宇主动协助校领导,认真编制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指引手册,做好各类台账的整理,安排学校日常消毒……他会时常编辑各种安全防范小常识,如《开学防疫要求与指南》《丰惠镇小疫情防控告知书》等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及时推送,并组织教师通过钉钉、短信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引导家长坚定信心,科学应对,避免不必要的恐慌,确保一切有序、安全。
把好大门,是保障校园安全的第一关。随着防疫要求日渐提高,学校的两位保安时常会搞不清楚具体的操作程序。谭景宇一次又一次地手把手指导他们,及时查看各种台账记录,严格遵照上级防控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他通过校园监控时刻关注校门口学生上下学的情况,一次次地规划班级学生出行路线,强化值班、值周组教师的校门守护职责,再三强调统一着装、佩戴口罩等要求。
作为区教体局聘任的校园安全特约监督员,谭景宇还经常协助安全科到其他学校开展各类明查暗访工作,尤其是防疫门禁各项工作,兄弟学校的老师也经常向他咨询、请教。
在谭景宇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校被评为绍兴市平安校园,他个人也连续获得2019年度上虞区安全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度绍兴市学校“平安创建”先进个人、2021年度上虞区教体系统优秀党员等荣誉。
哪里有需要 就出现在哪里
“疫”不容辞!哪里有需要,就应出现在哪里。这是谭景宇对自己的要求。
学校停课了,谭景宇依然没有停下防疫行动的脚步。他报名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穿上防护服,有时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中途不喝一口水;有时,他在寒风凛冽的夜晚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到家才感觉到肌肉早已被冻僵了……尽管累,但他累并快乐着。
2021年底,虞舜大地出现疫情。谭景宇立马学会信息的扫码录用程序,协助校医做好核酸检测。寒流肆虐,长时间的操作手机,手指都麻木了,他生怕自己僵硬的操作导致出错,更加用心细心……而后他就成了操作能手,不仅一次又一次地参与扫码工作,还教会了很多同事,一起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近日,学校组织教职工和学生代表进行一周一次的核酸检测。谭景宇一马当先,一刻不停地在现场指挥、工作,在校医和其他学校领导的协助下,1个多小时就顺利完成180位师生的标本采集。
疫情发生这几年来,谭景宇严格执行落实日上报制度,为了迅速、精准地收集全校千余名师生和教职员工的数据,他不断摸索一些APP的创新功能,改进途径与方法,打开校园网格化管理新局面。
钉钉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办公软件,在普遍使用“公告、钉提醒”等功能的基础上,谭景宇发现其OA工作台上有许多实用的管理应用。于是,他尝试设置教师版和学生版“丰惠镇小离浙离绍审批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效果较好,受到师生们欢迎。
最近,谭景宇又发现:“智能填表”功能比班主任群里打卡采集数据更加便捷,并且有利于他实时查看填报情况,避免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校园。于是,他创设表格,给班主任简单培训,三天下来,这项最繁琐的任务通过智能化的操作,进展极其顺利,每天不到8点,全部数据都填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