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教育周刊·菁菁校园

呵护个性 助力起步

——春晖外国语学校精心培养年轻教师侧记

  引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是个老话题,也是新课题。

  前几年,春晖外国语学校也和一些学校相似,面临着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优秀教师难涌现的形状。如何破解这一课题?学校从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入手,在积极引入优秀青年教师同时,多措并举重内部挖潜:成立“青年教师研修会”,针对每个教师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个性化培养计划;激励教师寻找自己的教科研“兴趣点”,激发教师成长的内驱动力;邀请浙师大专家来校,开展“一对一指导”……经过几年探索和积淀,一批既耐得住寂寞,又富有课堂教学创新活力的80后、90后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呵护个性 助力起步

——春晖外国语学校精心培养年轻教师侧记

通讯员 许楷杰 记者 陈婷

  搭设成长平台 助力青师起步

  “我们每个青年教师都有一个专门的成长档案袋。学校会根据我们各自特点,为我们量身定制发展规划。”章丽艳老师刚刚获得了学校青年教师研修会的优秀学员,谈起青师研修会对自我成长的帮助,感触颇深。

  “青年教师从经师成长为能师,再成长为名师,其渊博的学科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高尚的师德修养,需要一个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坚持、合力生成的过程。我校的青年教师研修会,就是这样一个督促和助力教师成长的平台。”校长罗建峰这样给青师研修会定位。

  其实,青师研修会制订的三年规划目标不低:“100%的青年教师能胜任学科教学,课堂教学获教研组及区教研员肯定;90%的青年教师获上虞区级优质课(录像课)一等奖及以上;80%的青年教师有论文在上虞区级及以上获奖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70%的青年教师获上虞区学科带头人、上虞区教坛新秀、上虞区名师及以上称号;40%的青年教师主持一项区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如何达成这些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就要为每位教师定制成长档案,从而激励每一位青年教师将其视作追求的行动方向。”春外教科室主任董建新这样说。

  接着,董建新老师对青年教师研修会工作机制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根据老师的现状绘制个人发展的‘脸谱’图,就是勾画出你有什么、缺什么,你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然后,再根据个人成长特点,和老师共同制定发展的规划,其中有三年的长远规划,也有每一个学期的具体规划,确保可操作,这对老师个人专业发展有用的。”

  依托青年教师研修会平台,学校及时把脉青师成长轨迹,适时为他们成长送上了“及时雨”。曾获得过省新生代比武一等奖的顾俊杰老师,课堂教学有特色,取得的荣誉也不少,但在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上有“短板”,学校就鼓励她参与课题申报和课程开发;厉智锋老师在指导学生发明创造方面有经验,去年还获得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但是进校之后还没有参加过优质课比武,学校就积极动员他报名参赛,并取得了好成绩。

  很快,青师研修会对青年教师成长起到了助力。2021年,学校青年教师有区级课题获奖2个,申报立项3个,绍兴市立项3个,省级立项1个,30余篇论文在区级及以上获奖,有1位教师获评绍兴市级先进个人,有11人次在区级以上教师业务比赛中获一等奖。学校80后青年教师中现有浙江省教坛新秀1人,浙派名师培养对象1人,绍兴市名师1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1人,上虞区级名师、学科带头、教坛新秀人5人。

  激发内驱动力 呵护专业发展

  上个学期,从教6年的杨永栋老师迎来了“收获之年”:荣获区十佳课改之星、区十佳青年教师标兵……说起自己的成长,杨永栋老师感触很深:“学校的包容和激励,驱使我前行不辍。”

  杨永栋老师的课堂与其他教师有不同。你看:教室内分为6个小组的区域,学生们人手一块平板,有的在平板上书写解题过程,有的在进行拍照上传,有的小组聚在一起讨论着平板里的某个错题,有的在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动态演示图……这是杨永栋在尝试信息化初中数学新型教学模式。

  “我喜欢钻研用信息技术改变课堂,学校一直很支持,还专门给我配备了上课用的平板。所以,我就更有劲头去把研究做下去了。”杨永栋十分钟情于教育教学创新,结合浙江省之江汇云平台的开发,他执笔的一个省级教育信息化课题已顺利结题,多个绍兴市、上虞区课题立项及结题,多篇论文在绍兴市级、区级获奖。

  绍兴市名师董建新,是学校英语教研组中唯一的男老师。他和杨永栋老师有同感:青年教师一入职,学校就帮助拜师;青年教师有新的教学设想,学校肯定有回音。他所在的英语组众多80后女老师都有出国培训经历,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新理念。英语组已跻身区级英语学科基地行列,每学期都要承办市级、区级、省级教研活动, 15名教师已有浙派名师培养对象1人,绍兴市名师1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1人,上虞区学科带头人7人,浙江省优质课评比获奖3人、区级以上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以上8人。

  “和学生的学习一样,其实老师的成长,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想要,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去激发老师的内驱力。对于老师兴趣,我们要鼓励,进而激励每位青年教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长之路。”学校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精准指导 引扶快速成长

  “浙师大的郑教授每周都会给我们一些任务,从书法到阅读,从论文写作到课题研究,并且还会一对一地指导我们,一学期下起来很有收获。”葛辰瑶老师是入职仅两年的一位青年老师,也是学校和浙师大教育集团合作教研的受益者。

  为了更具针对性地为青年教师成长助力,学校会同专家们转变了原先的指导模式,采取了更高效、更紧密的“结对指导”模式。学校按照不同学科,将青年教师分为了“语文小组”“英语小组”“科学小组”等,分别由不同的教授面对面手把手指导。教授们定期来校听课,并且还会通过网络“远程”布置作业,对教师的基本技能、备课原则、课堂转型、作业批改和教学论文写作等进行专项指导和“督导”。这种方式,让青年教师不出校门就享受到了高层次的精准指导。

  “青年教师成长中,会遭遇‘成长的烦恼’,需要学校为他们及时化解,更要为他们提供精准服务。”校领导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顺应时代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形势,教师需要及时“充电”,确保经营理念不落伍、教学手段不落后,进而更好地服务学生。基于此,学校不断为教师们创造学习交流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学校承办了“浙派名师”英语班的培训工作,来自全省各地的名师来到春外,春外的教师也享受到了顶级专家的培训。同时,青年教师何慧等多位教师的公开课也得到了众多名师的精准点评和指导。

  搭设成长平台,激引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上虞日报 教育周刊·菁菁校园 00006 ——春晖外国语学校精心培养年轻教师侧记 2022-03-26 上虞日报2022-03-2600011;上虞日报2022-03-2600008;上虞日报2022-03-2600013;上虞日报2022-03-2600010 2 2022年03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