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口落地采样、提供上门采集服务、设立快递专场……
多点位核酸采样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本报记者 陈婷
近期,我国本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我区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筑牢城市疫情防控的各道防线。
坚守高速路口,筑起防控第一线
“你们是哪里过来的?请出示一下健康码、行程码。路边停车,做一下核酸采样。”3月17日下午,一场暴雨突如其来,在杭甬高速小越道口卡口,执勤医生徐国君正冒雨引导刚刚下高速的群众进行核酸采集。
徐国君是小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他告诉记者,“我们是从3月15日开始来此处执勤的,每天差不多要对200-300人进行核酸采集。”“我们是杭州回来的,一路上还担心一会儿要去哪里做核酸,结果一下高速就看到了核酸采集点,实在是太方便了。”群众陈先生表示。
在道墟道口卡点,2名上虞中医医院医共体道墟分院的医务人员正在对来虞车辆上行程码带星人员进行现场核酸采集,同时对非绿码人员进行流调登记。一顶帐篷、两张木桌就是执勤人员的工作岗位,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医务人员相互配合做好信息登记、核酸采集等工作,并提醒广大司乘做好个人防护。
据悉,我区已全面启动高速公路疫情防控检查站点,两家医共体的医务工作者24小时坚守在上虞7个高速路口,切实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走进企事业单位,长筑安全防线
“一米线,大家排好队。”3月18日,在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不少教职工正有序排队进行核酸采集。检测现场,教职工们佩戴口罩,保持一米安全距离,有序候检。医务人员身着防护服,有序进行核酸采样。师生们表示:“不用去医院,在学校就可以做核酸,很方便!”
为了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我区对中、高风险岗位人群实施隔天一次的核酸检测。为了避免隔日前往检测点给职工正常上班造成不便,近日,我区将核酸采集点“搬”进企事业单位,提供上门核酸采集服务,确保企业员工工作和核酸采集两不误。
“有需要的企业、单位可与我们医院提前沟通,我们安排医务人员进行核酸采集。”上虞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小平介绍,预约后医共体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安排,与企业、单位积极沟通采集时间,确保全员参加,不漏一人。
“目前,上虞人民医院医共体共负责9个核酸采集点,每天差不多安排了140-160名外派人员。”何小平介绍,“人民医院除了要维持正常工作外,还积极投入抗疫,有46名医务人员支援嘉兴,10名支援绍兴定点医院,还有不少医务人员驻守在各隔离点,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设立快递专场,筑牢物流防线
3月20日上午,曹娥街道圆通物流园区内,快递小哥们在接受核酸采样。
这是中医医院医共体针对快递小哥们增设的核酸采集点位,点位负责医生陆建明告诉记者:“截至3月20日上午,极兔、邮政、圆通3家快递共采集人员核酸样本4541份、环境采样563份。”
曹娥街道物流园区比较集中,整个辖区有多家物流快递企业。“‘快递员专场’能让快递员就近采样,筑牢疫情防控的‘寄递防线’。”上虞中医医院副院长叶锋告诉记者。
除了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进行严格要求,园区还对国际件进行专人处理、专场放置、专点取件、专项提醒,同时对货运车辆监管、货物消杀、作业场地管控等内容进行了严格规定,展开人、车、物和环境4方面的核酸采样,切实筑牢物流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