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筚路蓝缕十五载 一路光华红色伴
本报记者 孙昭 通讯员 王立军
近期,中国收藏家协会、上海和浙江收藏协会纷纷发来贺信贺词,热烈祝贺上虞收藏家协会成立十五周年,夸赞上虞收藏活动的特色和亮点。
一家县(区)级收藏家协会,声名鹊起,气势如虹,成为五A级民间社团;500多名收藏会员筚路蓝缕,锐意进取,涉足当地各行各业,遍布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拾遗补阙,蔚为大观。
一些故纸堆里做文章、旧物件中淘稀品的收藏界人士,赢得我区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高举收藏旗帜,挖掘藏品文化,讲述上虞故事,在收藏和展示中宣传、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收藏的情怀解读上虞城市的气质。
一次次藏品的展示过程中,上虞收藏家协会摸索出“红展”“红馆”两条展示主线,铺就一条红色藏品的宣教道路,联结老年人回忆情怀,中年人行动方向,青少年前进目标。
一家基层收藏家协会名声大振,荣誉缠绕,获取社会高度评价。2018年度,《上虞收藏》会刊被绍兴市文广局和市企业报协会评为一等奖;2019年12月,协会“红馆”和运营团队被浙江省委老干部局分别命名为“离退休干部党建共享基地”和“曹松境红色典藏工作室”,并在上虞区级情况通报会上受到表彰;2020年6月,协会“红馆”成为我区纪念建党99周年的“红色革命之旅”网点;2020年12月,协会荣获“浙江省品牌社会组织”称号;2021年4月,协会“红馆”纳入我区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毅行”线路中的红色印记,并被编入《上虞红色地图》;2021年10月,协会创始人曹松境被命名为“2021年度浙江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
收藏协会十五载,亮点璀璨;红色收藏场场新,精彩纷呈。
家国情怀,红展红馆有光彩。区收藏家协会以宣传红色思想为己任,2008年开始举办红色展览,至今已举办各类红色专题展览19个。2016年9月25日,创建上虞红色收藏馆。“红馆”的创设,使协会办展模式从单一的期展提升为期展、固展并驱,达到“全天候”宣传红色思想的效果。近五年来,“红馆”以红色为魂、基因为根、载体为本,吸引一批又一批参观者,累计接待5万余人次,其中国家财政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书记、局长岳学鲲来考察后,对红馆高度评价,认为“小小天地,大有作为”。2021年10月19日,省党史学习教育第一巡回指导组副组长徐顺聪带队来调研红馆,也高度赞许红馆工作,肯定区收藏家协会“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目前“红馆”跻身为上虞社科普及基地、老干部活动基地、党史教育基地、新四军历史研究活动基地、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鹤琴小学少年党校活动基地和妇联巾帼红色教育基地。2020年9月以来,协会开设红色讲堂,结合红展、红馆基地和党史展板等载体,进行巡讲巡展,至今,巡讲巡展累计举办33场次。
服务大众,协会活动有影响。充分发挥民间藏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展会活动。仅2016年9月换届至今,共举办各类主题展览43个,深受广大市民好评。近五年来,协会开设收藏普及课41场次,每年组织书画家开展免费写春联、赠字画等“为民送文化”活动;同时做好公益导向,开展藏品捐赠活动,发挥更大的社会收藏效应。
党建引领,标杆示范有方向。区收藏家协会第一个成立党支部,首开上虞社团组织建党先河。2019年4月启动协会建党工作,经向上级报告请示,区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于6月28日下达﹝2019﹞73号“同意”批文,7月8日协会召开党支部成立会,标志着上虞社会组织首个党组织正式成立。协会党支部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党组织的引领力,提升协会班子力量和协会组织能力,凝聚民藏力量,促进协会发展。
文化自信,会刊编书有成果。区收藏家协会的文化阵地《上虞收藏》自创刊至今,已发行98期。本届协会积极参与编书,把好故事、好活动选登书刊,传播更远更久。2018年,协会编著《红色精神代代传》;2019年,协会刊发会员王冠群编著的《不应被遗忘的硝烟》;2020年,协会再刊会员王冠群编著的《车轮滚滚》;2020年,由协会提议、红馆提供资料,会员顾志坤编著《阻击英雄沈树根》;2021年,协会又编著《流金岁月〈上虞收藏·十五春秋〉影集选》。
2019年3月13日,国家财政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书记、局长岳学鲲(右一)一行调研上虞红色收藏馆,夸赞这里“小小天地,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