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领 为成长赋能
——推进“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初步实践及思考
竺可桢中学 陈银军
在“办有品质的活教育,育高素质的时代新人”新目标引领下,学校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新样态,有效推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使师生收获更多获得感。
基于上述认识,竺可桢中学于去年申报成为全区唯一一所绍兴市“党团队一体化”培养示范创建单位,并着力构建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党团队一体化培养新模式,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培育“勤学励志、守正明德、求是崇真、知行合一”的活力学子,已取得初步成效。
党员挺在前 率先作垂范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颁布,明确提出“全面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这是我校探索“党团队一体化”的目标指引。
新形势下,学校党建理当创新推进。党、团、队具有深厚的血脉关系,加强学校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工作,有利于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并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有利于增强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激发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使团员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有利于创新学校教育管理,更好更有力地把青少年锻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体化建设,党员队伍是关键。为此,结合党建和党史学习教育,学校党支部在年初 “亮身份、践承诺、树形象、展风采”动员会要求:党员教师“先走一步,挺在前面,作好垂范”。同时,精心创设载体,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强化政治引领,激励党员在教学科研、困难学生帮扶、心理疏导、安全护校、志愿服务等一线敢于和善于亮身份、作垂范,感召并带动广大师生勠力同心,共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去年下半年,“双减”新政落地,学校党支部迅速推出系列新动作:增设党员行政护校岗,每天有一位校级领导带班,行政管理人员三人一组参与每周一至两次参与晚托闭环式管理;拓展党员先锋岗,支部每位党员活跃在服务团队活动、服务师生和家长的岗位上。
一体化建设,催生党员新激情,创树起群体新形象。青年党员罗英去年获区“五星三名”育人先锋称号;青年党员沈钊获区“五星三名”十佳课程育人星、绍兴市教坛新秀、区龙盛十佳青年教师标兵等荣誉。在日前的抗疫一线,我校不少党员主动化身志愿者,带动团员、队员合力抗疫,树起了良好社会形象。
多措并举 推进一体化
“党团队一体化”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健全组织,需要搭设阵地,需要突显主体。为此,自启动培养示范创建工作以来,我校统筹谋划,多措并举,精心探索实施途径。
健全党团队组织机构。学校选优配齐学校团队干部;建立支部书记联系团队组织制、支委担任团建队建工作指导员制;将“党团队一体化”纳入总体工作范畴,做到与学校重点工作安排、德育教育探索、阶段性工作推进等一起部署、同步落实。
发挥思政课堂独特作用。多次组织思政组教师参与专题研讨:顺应“党团队一体化”新要求,每堂课如何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怎样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如何更好地增强立德树人导向,使广大团队员厚植家国情怀?在形成共识基础上,思政教师合力推进教育教学,发挥了思政课堂独特的育人作用。
构建一体化建设阵地。学校秉持共建共享原则,强化一体化阵地建设,在利用好党员活动室、团队室、中队角等阵地同时,还充分利用少年团校、宣传长廊、阳光之声广播台、“求是之光”竺可桢展厅等校内活动阵地。同时学校积极拓展竺可桢故居、担山村法治公园等校外阵地,并探索学校网络阵地建设。如今,各阵地活动频频。如“阳光之声”广播台,共有七八年级10名少先队小干部和学生团员组成,每天中午播出半小时,设有5大栏目:新闻链接、学海拾贝、心灵之声、科普谚语和团队之窗,让团队员们在轻松快乐的午间了解少先队和共青团知识,拓展学习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如今,“阳光之声”广播台已跻身上虞区少先队阵地三星级广播台行列。
凸显学生成长愿景。探索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最终的愿景是呵护学生正道前行、全面发展。为此,学校精心创设了培育“最美少年”一体化活动方案,紧紧围绕“学最美人 做最美事”主题,推进青少年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分三个阶段组织“学习榜样·践行规范·与美同行”为主题的党团队教育体验实践活动。第一阶段:挖掘身边榜样,评比“最美少年”。各班组织学习《竺可桢中学学生守则》,结合《德育积分制》实施,推荐上报班级“最美少年”,再投票选举校级“十佳最美少年”。第二阶段:学习榜样,践行“三四五六规范”,争做“美德”标兵。学习身边榜样,从点滴小事做起,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实践活动,围绕个人“德育积分”开展评比班级道德实践“最大进步之星”活动,实现养成教育常态化。第三阶段:与美同行,共创“美丽和谐校园”,为“美丽人生”奠基。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与美同行”演讲比赛、主题队会等集体活动,摒弃不文明行为,真正与美同行;定期评选“班级进步之星”“校园进步之星”并进行表彰,激励每位学生走好“美丽人生”之路。
特色活动 呵护成长
作为一种教育管理新样态,“党团队一体化”培养示范创建需要创设活动载体,需要特色推动,进而打造适合学校发展的独特品牌。为此,我校精心创设并组织了系列特色活动。
——党员讲专题党课。学校党支部鼓励和激励教师党员主动宣讲党史,对广大学生团员和少先队员进行“四史”专题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围绕“知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主题,学校党支部书记带头循环深入到各班讲专题党课,以年段为单位作党史讲座,累计开设二十余堂党课,在广大团员、少先队员心中种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种子”。同时,党员教师也已开设各类微党课十余节,思政、语文学科等党员教师也结合各自学科教学,积极渗透党史教育,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团队员宣讲党史。在党支部精心指导下,校团总支、少先队开展了“党史我来讲 红色照我心”主题宣讲活动,各班组织团队员午间讲党史,并选出两位学生代表参加校级比赛,最终评出三位校级优秀“党史宣讲员”,开展“国旗下讲党史”活动,让全体师生接受党史教育。802班的刘元媛以一篇《让党的旗帜永远飘扬》宣讲脱颖而出,荣获校“党史宣讲员”,宣讲稿还荣获绍兴市“阅读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大赛三等奖,她编的手抄报在区“播种真善美 领巾心向党”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德育体验活动。结合学校独特的德育资源,组织德育体验活动。新学期开学,党团队联动,组织七年级新生参观竺可桢纪念馆,感悟“求是”精神,树立高远志向;党、团、队联合开展了“缅怀乡贤竺老,传承求是精神”的主题活动,全体党员、团员及部分少先队代表在竺可桢先生像前献鲜花、鞠躬,少先队代表和团员代表介绍了竺老的成就与贡献,学校党支部负责人动情讲述了竺老72岁入党的感人事迹,师生们共同缅怀乡贤,更好地传承竺老的精神。
——研学实践活动。学校党团队联动,组织“传红色基因 燃信仰之火”主题系列研学实践,党员、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前往丰惠镇叶天底故居,感受先烈之艰辛,体验生命之激情;参观乡贤胡愈之的故居,品味名人之风采,坚定奋进之志;跨入浙东新四军北撤会议旧址,聆听北撤之事迹,感悟先烈精神;驻足上虞党史陈列室,瞻仰《共产党宣言》,明白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等。
探索“党团队一体化”创建,已成为新时期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造就时代新人的有益尝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搭建起有效的新平台,推动了学校党团队建设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同时进一步凝聚起了全体师生的合力,带动了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广大师生正能量与日俱增,有力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发展。学校《百年逐梦,回望初心》课程群获评区“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党建精品课程群,荣膺2021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绍兴市“五星育人、三名争创”党建示范学校、绍兴市平安校园、上虞区五好基层党组织、上虞区清廉学校、上虞区关工委五好学校、上虞区初中教学质量管理优胜单位等一系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