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技能力
提升工程2.0获殊荣
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并作分享
本报讯 (通讯员 张玉兰 记者 万均) 去年12月,“2020年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揭晓,区教体局提供的案例《教育信息化2.0驱动提升工程2.0区域推进》成功入选;2021年12月29日下午,我区案例通过Cctalk线上直播方式在全国典型案例线上展播活动中作经验交流。
据介绍,我区开展和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规划思路上突出两个关键词:“衔接”和“助力”。一是衔接,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浙师大上虞附中于2019年作为全省17所学校之一参加工程试点。在基于提升试点培训经验基础上,我区以提升工程2.0作为驱动引擎,注重衔接,延续创新,有效推进浙江省“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试点工作。二是助力,围绕智慧教育运行体系构建、信息技术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两项教育信息化2.0核心任务,创新实践,着力探索围绕“两项任务”、强化“三类职责”、实现“一个终极目标”的“231”模式,为教育信息化 2.0 的落实提供助力,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创新服务。去年10月,我区创新做法在浙江省提升工程第一期总结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与此同时,我区注重三年一轮、分批规划,以现有的共享框架为合作基础,鼓励先行组建的各种教育共同体开展组团研修。2020年第一批实施学校以小学段为主,共52所,其中14所为“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学校,有7组(共17所)为街道或镇域一体化学校,1组为集团化学校,以片区或以教共体为单位在整校推进中实现共享共联共研。项目实施中,采取四大举措予以推进,即区域统筹,构建部门联动的实施体系;试点先行,完善工程推进的保障体制;过程管理,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联合平台,创设以研促用的应用实践氛围。
通过一年多实践,教育信息化2.0驱动提升工程为“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的常态运行与创新探索提供了支撑,形成了一支胜任智慧教育应用的骨干教师队伍,为区域智慧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师资储备,构建了“以研促用、研学并举”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修新生态。同时,提升工程2.0研修与校(园)本研修实现有机融合,有效助推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和教育信息化建设。
日前,据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公布的第一期整校推进绩效评价结果显示,我区7所学校达到A等(优秀),占总实施学校的13.5%,27所达到B等(良好),占总实施学校的51.9%,全区52所学校绩效考核平均分超过全省平均分。博文小学被评为浙江省提升工程2.0第一期示范学校,全区择优送评的13件个人和学校成果作品被评为省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