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
五(6)班 郑冉
我的家乡在新昌的一个山沟沟里,记忆里有好多有趣的事。过年时,村里人杀年猪、做豆腐;清明节时,挖山笋、打青糍粑;集市日,跟着阿婆去赶集……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跟着大人们一起去山上拔野葱、打艾草,回来打青糍粑。
拔野葱一般是和打艾草一起的,两个四五十岁的阿姨带着两队“咿咿呀呀”乱叫的小孩,一队负责打艾草,一队负责拔野葱。我更喜欢打艾草,每次我大姑都会带上我们几个到田野里去打艾草。艾草分鸡爪艾和普通的两种,我们都爱打鸡爪的那种,鸡爪艾叶较大,叶片翘起来,上面的纹路也十分漂亮,外形与鸡爪相似。到了时辰,我们就要比赛了,把自己的鸡爪艾拿出,摆成一排排,比比谁的鸡爪艾最神气、最漂亮,胜利的人就可以得到两块糍粑。我表哥总是胜出,但他很好,每次都会把自己的胜利果实分我一半。
打回的艾草摘掉老叶和茎,清洗干净后,上锅煮烂,捞起备用,再把事先浸泡好的糯米和粳米一起上大锅蒸熟,趁着热气腾腾时起锅,快速倒进石臼里,和之前煮好的艾草一起“打”。我太外婆家门口有一口古老的石臼,每次打糍粑时,都有好几个邻居家的小孩来看,他们一边看一边喝彩:“加油!努力!”还有些帮着数数:“29、30……38……”热闹极了。
打糍粑一定要趁热,大人们抡起碗口粗的石头锤,一人翻动糍粑团,一人负责捣捶,两人配合必须默契。等到糍粑团完全和艾草均匀混合为一体时,就差不多了。最后将糍粑团摊在面板上,用擀面杖擀平,切成长条,裹上可咸可甜的馅料,捏成圆柱形的长条收口即可。吃着又甜又糯的糍粑,别提有多开心了。
我爱家乡的山清水秀,爱吃在嘴里的满口甜糯,更爱那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笑脸……
指导教师:陈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