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教育周刊·花样年华

让山区孩子的“篮”世界更精彩

长塘镇小用7年时间探索山区体育特色教育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而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体育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觑。从“活动篮球操”到“动课程”(篮球),再到12年篮球特色教学模式,7年时间,长塘镇小的体育人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教育路。

  2014年,长塘镇小为全面提高学校体质,丰富学生文体生活,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创编了一套“活力篮球操”,将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和球性球感练习组合,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逐渐掌握篮球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特球感。随着“活力篮球操”逐步替代传统的广播操,长塘镇小也揭开了山区体育特色教育探索的帷幕。

  让大课间活动活力四射

  农村学校的大课间活动跟城区学校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长塘镇小的大课间活动可谓丰富多彩,除了传统跳绳、跑步和体康达标项目外,竹竿舞悦动、竹高跷比拼等各式“竹趣”活动也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但如何让每个孩子都有一项特长而又喜欢的运动技能呢?学校大胆自编篮球操,为每个学生配发一个篮球,人人参与篮球运动。每人会跳篮球操,每人会玩篮球是学校最初的目标。“活力篮球操”的大力推广与进行,让每个孩子在小小的篮球中找到自信,找到快乐。集体篮球操过后,花样拍球比赛、精准投篮比拼、自由五打五半场篮球赛就此展开。

  让动课程带动竞技篮球

  如何让篮球运动持续发力?长塘镇小坚持课程先行,对学生进行阶梯式培养。学校将“动课程”(篮球)作为体育特色拓展课程进行重点开发,根据学生体质情况,对低、中、高学段的动课程(篮球)设立不同的训练体系和达成目标。从每周体育课时中专门排出一节为篮球特色课程作为普及性课程。在社团活动和拓展活动中增加“动课程”(篮球),作为特长生培养课程,从而形成普及性篮球技能与篮球特长生培养的双轨制课程体系模式。

  在“动课程”(篮球)实施的过程中,课程实施组教师从如何运球到花样运球,从如何上篮球到三步上篮,从如何简单过人到实战过人等教学内容中,又形成了一套特色篮球课程与竞技篮球完美融合的训练体系。

  经过几年的坚持与探索,让长塘镇小这所只有200多人的小规模山区学校突围而出,成为了区级篮球比赛的黑马。该校篮球队曾先后获得区篮球赛女子一等奖第一名,男子一等奖。也是区小篮球比赛中,唯一一支来自乡镇级学校获得U8组、U10组二等奖。此外,学校一大批学生作为篮球特长生被招入区级优质学校。

  让竹精神引领篮球运动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成熟,长塘镇小继续深挖特色教育土壤,与长塘镇中心幼儿园、杜亚泉中学合作,承上启下,形成了具有长塘特色的12年一贯篮球特色教学模式,让山区孩子们的“篮”世界更丰富、更精彩。

  接下来,长塘镇小致力将长塘“竹文化”融入篮球特色教育,从文化和精神两个层面不断抓好篮球运动项目,积极寻求突破,因地制宜做好 “动课程”(篮球)的深入开发与研究,真正让每个孩子“动”起来,人人生龙活虎,个个健康活泼。


上虞日报 教育周刊·花样年华 00007 让山区孩子的“篮”世界更精彩 2022-01-15 5412913 2 2022年01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