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出台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意见
弘扬文明新风 筑牢疫情防线
本报讯 (记者 毛可雯) 后疫情时期,如何抓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12月29日,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出台《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发出《倡议书》,要求全区上下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反对封建迷信,自觉养成科学健康、勤俭节约、文明有序、情趣高雅、常态防疫的良好生活方式。
“当前,我区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即将迎来全域解封时刻,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继续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以硬核举措推动疫情防控不断巩固向好。”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制定出台《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社会倡导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尚,目的就是要抓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意见》指出,各地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疫情应急响应期间坚决做到宴会不办,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要严格控制酒席规模和人员数量,并对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节俭操办、祭扫雅办等分别提出要求。如婚事新办,要求不比排场、不比阔气、不比彩礼,不搞隆重仪式,不设豪华宴席,不用豪华车队,不铺张浪费;丧事简办,就是要简化丧葬程序,减少参与人员,不沿街乱搭灵堂灵棚,不在公共场所吹打鼓乐,不鸣放烟花爆竹,不在出殡沿线散纸钱,用环保、生态、洁净的方式悼念逝者;节俭操办,就是要坚持能俭则俭,应俭尽俭,节俭操办老人寿诞、新居乔迁、子女满月、升学等喜庆活动;祭扫雅办,就是要崇尚科学,不搞封建迷信活动,摒弃陈规陋习,倡导家庭追思会、设网上祭奠堂等祭奠方式,以献鲜花、植新树、网络放视频等方式寄托怀念之情。
《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把移风易俗作为当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关键举措来抓,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区、镇、村”三级联动,切实加强对红白喜事的监督监管,特别是要加强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虞返虞参加婚丧喜庆重点人员的核查摸排工作。坚决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所有婚丧喜庆事宜的操办须严格执行事前申报审批制度,并严格控制操办规模。
《意见》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监督检查,强化对党员干部群众的教育管理,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带头倡导文明、节俭、崇德的社会风尚,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对落实疫情防控属地主体责任不力,以及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利用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党员干部,纪检监察机关要及时发现查处,依据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