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干部队伍 促乡村振兴
驿亭镇实施“导师帮带制”激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楼丽君
近日,驿亭镇贾家村村民老贾拿到了125平方米的建房审批表。“多亏了林主任,不然我们家只能拿到90平方米的建房面积。”老贾激动地说。
老贾一家6口,因女儿出嫁,孙子外出读书,户口本上只剩老贾夫妇和儿子,儿媳妇户口仍在原籍地。今年,老贾家需建新房,向驿亭镇政府打了私人建房报告。按照户籍人口,老贾申请了90平方米的私人建房用地。
接到老贾的申请,驿亭镇村镇建设办主任林明钦也拿不定主意。10月25日,驿亭镇实施“导师帮带制”,全镇共结成了18对师徒,林明钦与镇党委副书记王凉结成师徒。“我就老贾家的事请教了师傅。”林明钦说。“老贾家的私人建房审批面积应该是125平方米,并非他所申请的90平方米。”王凉说,尽管老贾儿媳妇的户口还在原籍地,但凭结婚证,她同样可记入户籍总人数。
为进一步健全落实干部成长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加大年轻干部培养管理力度,根据我区《关于深化“导师帮带制”提升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组织实施“青苗成长”导师帮带计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驿亭镇制定《导师帮带传薪火、青苗成长节节高》实施方案。“实施‘导师帮带制’,旨在培育一支‘扣紧对党忠诚扣子、打牢干事创业底子、敢挑攻坚克难担子、走实服务群众路子、常照清正廉洁镜子’的青年干部队伍。”驿亭镇党委书记马百根告诉记者,为打造经济强、生态优、集镇美、百姓富、活力足的美丽幸福生态宜居新驿亭提供新动能。
11月底,通过闲置厂房盘活,总投资8200万元的“品尚厨卫”项目落户驿亭镇进入倒计时。“正是有了师傅的精心指导,项目得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推进。”驿亭镇工业商贸办工作人员杜雅东兴奋地说。杜雅东口中的师傅是在工业口工作了近40年的“老兵”李庆炎,对工业政策、业务了如指掌。
10月中旬,“品尚厨卫”项目达成落户驿亭意向,镇领导把项目落户后续推进工作交给了杜雅东。10月21日一大早,杜雅东单枪匹马,兴冲冲地赶往“万生厨具”。“第一次踏进厂门,觉得这家企业挺大的,不过有不少厂房闲置着。”杜雅东回忆,由于经验不足,他连企业负责人的面也没见着。
11月3日,杜雅东再次踏进“万生厨具”。这次,他不仅拖上师傅李庆炎,还事先做好了功课。“收获颇丰。”杜雅东说,不仅与企业负责人见上了面,还详细掌握了企业发展现状。
“万生厨具”是驿亭镇一家规上企业,产品大多出口欧美市场。由于推进“机器换人”,这个占地面积50亩、厂房面积2.5万多平方米的企业,有1万多平方米的厂房闲置着,迫切需要盘活。10月以来,驿亭镇大力推进“腾笼换鸟”,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万生厨具”的闲置厂房盘活提上了议事日程。
11月22日,杜雅东第三次走进“万生厨具”。这次,他带着国土资源等站所工作人员,上门为“万生厨具”办理闲置土地出让、分割等审批手续。“一旦手续下来,‘品尚厨卫’就可以顺利进驻了。”杜雅东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