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处置能力提升、回收利用、制度创新和文明风尚五大专项行动,不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全链条发力、闭环式管理,全力以赴打好生活垃圾分类持久战。
凝心聚力,体制机制日益优化。建立工作机制,我区在全市率先成立首个垃圾分类实体化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健全制度体系,陆续制定并出台《上虞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方案》《绍兴市上虞区城镇大件垃圾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体系。深化督查考核,每月对居民小区、建制村和公共机构开展垃圾分类测评工作,制定分类“红黑榜”,督促相关单位、属地镇街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抓实抓细垃圾分类工作。
推陈出新,分类体系逐步完善。分类投放精准化,加快小区“定时定点”投放清运站点建设,基本建立城区和农村“三支队伍”,夯实源头精准分类基础。中段收运规范化,制定出台《绍兴市上虞区城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建立以环卫集团为主,社会企业为辅的生活垃圾规范化收运体系。末端处置资源化,先后建成1个农村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9个镇级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置站,持续拓展农村易腐垃圾处置覆盖面,建成上虞城市资源再生利用绿色综合体,填补建筑装修、园林、大件垃圾资源化利用空白。
协同推进,全民分类氛围浓厚。深化宣传引导,构建涵盖公众宣传、社会普及、学校教育、家庭倡导于一体的宣传引导体系,打造“百人宣讲团”“敲门行动”“小手拉大手”等宣传载体,营造人人皆知、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强化执法办案,把握《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契机,多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执法宣贯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300余件垃圾分类领域执法案件办理,办案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有效提升全区垃圾分类水平。
持续发力,阶段工作成效显著。细致规划有方向,联合浙江大学编制《绍兴市上虞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2018-2022)》,基本完成《上虞区城乡环境卫生“十四五”专项规划》,全面分析全区生活垃圾分类与收运处置规划远景,推动垃圾分类前端、中端、末端各环节有序衔接。智慧监管有抓手,完成区级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启动镇街级生活垃圾大数据监管子平台建设,基本实现生活垃圾从源头到收运到末端处置的全流程智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