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民生

一盒土烟成了浙东第一次反顽战役突破口

美人弄卷烟厂:浙东抗战的地下情报站

  小越街道新宅村(原大山下村)有一条美人弄,入口很小,仅能容一人通过,但行走几步便会宽敞许多。在弄堂穿行几十米,可以看到一处斑驳的民居,这里就是美人弄卷烟厂。时光荏苒,这个在抗日战争时期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地方,当年的人和物早已不可寻,只有旧址上古朴的砖墙仍在诉说着当年激情澎湃的红色岁月。

  1941年5月,上虞北部的五夫、百官、丰惠、曹娥、东关、崧厦、小越等地区相继被日寇和汪伪军占领。上虞沦陷后,日军由空战转入地面战斗,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些溃散的国民党杂牌军部队、散兵游勇盘踞出没、残害百姓,浙东地区笼罩在一片腥风血雨中。为了同敌寇作斗争,同年5月至9月,中共浦东工委直接领导的和秘密控制的抗日武装部队,共900余人,分7批先后从浦东南渡杭州湾,开展浙东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虞北、姚北、慈北一带,成立了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统一整编新四军浙东部队为第三、第四、第五支队,简称“三五支队”。

  三北游击司令部的成立区域是日、伪、顽犬牙交错的敌后战场,铁路、陆路等重要通道都被敌人重兵把守,“三五支队”立足未稳,敌情不明,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帮助“三五支队”掌握敌人情报是破局的关键。1941年12月,中共上虞县工委在地处交通要道的小越大山下(现新宅村),得到进步人士赵熙照的帮助,以制作土烟的卷烟厂为掩护设立美人弄地下情报站,并建立了秘密中共党支部。

  “兴办卷烟厂,一是因为办烟厂资金少,原料获取容易,当时附近也有一家烟厂,可以学到技术;二是卖烟可以到处流动,接触面广,便于收集和传递情报。”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原上虞档案馆馆长李金海介绍,卷烟厂的不远处是小越城区,四通八达,人员来往密集,便于活动,后门有密道直通大山,周边也是心向党的老百姓,一旦暴露,可以迅速掩护地下联络人员撤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为麻痹敌人,卷烟厂的工作人员全部选择女同志,以郭雪聪为首的8位女青年以“避难”为名进入卷烟厂开展工作。她们频繁往来于虞北敌占区和姚北根据地之间,选用一种最软、最薄的拷贝纸,写下细小、简明的字句,然后搓成纸线,当作香烟的“馅”,卷在烟丝之中,再经过包装加封,打上暗记,“卖给”特定的“顾客”。卷烟厂因为开在伪军的岗楼附近,曾招来不少麻烦,但郭雪聪等人并未退缩,靠着智慧和村民们的帮助,一次次化险为夷,出色完成了搜集情报、接送过往同志等任务,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情报战线中重要的一环,是联系虞北敌占区和抗日游击区的纽带。

  有了美人卷烟厂的情报支撑,“三五支队”迅速打开局面,用一场场胜仗,站稳了脚跟。1942年冬,国民党第三战区在天台成立了“前进绥靖指挥部”,统一整编反动武装,派遣以艾庆璋部为代表的2000余名兵力从海北南渡杭州湾,在三北临山段头湾登陆,目标直指“三五支队”。为保卫从日寇手里夺回建立起来的三北根据地,新四军浙东游击队决定予以反击,传递敌人情报的重任便再次托付给了美人卷烟厂。

  美人卷烟厂的工作人员深知此次任务之重,在周密安排下,三位女同志乔装打扮,穿过敌占区,赶在作战前,将敌军情报和地图等资料送到了三北游击队参谋处。根据情报提供内容,三北游击司令部迅速部署兵力,从慈北直插虞北,将三倍于己方兵力的艾庆璋部一举击溃,取得了第一次反顽自卫战的胜利。这使抗日武装在浙东站稳了脚跟,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余上地区的各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美人弄卷烟厂在敌人的心腹地区坚持了近两年时间,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后来,随着虞北抗日形势好转,卷烟厂女工分别到各浙东抗日根据地继续开展游击斗争,成了抗日斗争的骨干,卷烟厂和地下情报站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如今,弥漫的硝烟已经散尽,美人弄卷烟厂旧址成了小越街道最鲜明的红色印记,八位巾帼与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固派斗智斗勇的故事也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上虞日报 新闻·民生 00003 美人弄卷烟厂:浙东抗战的地下情报站 2021-11-11 5012549 2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