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永远在路上
——访龙盛集团创始人阮水龙
本报记者 刘金平
近日,龙盛集团创始人阮水龙捐赠1500万元,支持道墟街道汇联村建设总占地5600余平方米集农村文化礼堂、居家养老机构、老年食堂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文化阵地,回馈家乡、造福桑梓。“道墟有很多致富的能人贤士,希望我的抛砖引玉,能带动他们关心家乡、支持家乡建设的热情。”这位86岁的老人将他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对乡亲的深厚感情,全部浓缩在了自己的言行中。
“我来自贫困家庭,在艰苦中创办了企业,通过努力,将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建设发展成为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第一和染料行业世界冠军,正从百亿龙盛大步迈向千亿龙盛。如今企业富了,我个人富了,富从哪里来?我不能忘本。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和龙盛的今天。”作为龙盛集团的创始人和改革开放的见证人,阮水龙领导龙盛从一家乡镇小厂发展为世界级特殊化学品生产服务商和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石油化工行业100强,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续20余年领跑国内同行业,其中分散染料、中间体产销量全球第一。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阮水龙始终秉承“饮水思源”的理念,积极反哺社会发展。早在1979年公司起步之际,他就出资近5万元捐助东关中学、杜浦中学等发展教育事业。1987年他将仅有的6000元积蓄捐赠给汇联小学设立奖学奖教金。1996年,他出资100万元成立龙盛教育基金,期间还热心资助多名素不相识的贫困学生直到他们完成学业。2008年,他向浙江省彩虹爱心基金捐资100万元购买2000台彩电赠予全省贫困家庭。同年,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向四川灾区捐赠200余万元,后又捐资100万元援建青川中学。之后,他回馈社会的频率不断加速,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不断增加。
近年来,其个人并领导龙盛集团先后出资5亿多元用于公益事业。其中,个人出资1000万元成立“阮水龙慈善基金”,又向上虞区第二轮、第四轮扶贫帮困慈善冠名基金各认捐1000万元。成立和运作包括强师工程发展基金(1亿元)、青瓷文化发展基金(3500万元)等10多个慈善专项基金。龙盛集团多次被授予“全国光彩之星”,3次获得浙江慈善奖,成为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责任关怀最佳实践单位。阮水龙也荣获浙江省首届慈善之星、浙江省第二届十大慈善之星、浙江省慈善奖(个人奖),2005年列《福布斯》杂志中国大陆慈善排行榜第38位。
“我是怎么过来的,怎么富起来的,我经常这样问自己。”阮水龙坚定地表示,“财富来自社会,也要回馈社会。”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一直密切关注,第一时间交纳5万元大额党费,同时号召集团公司全体党员干部以各种形式支援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向武汉捐赠善款近20万元。今年“七一”前夕,他又交纳了100万元大额党费,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致敬建党百年,表达一名老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感情。近日,他又全额捐赠1500万元支持汇联村建设乡村文化阵地,为家乡高质量发展筑牢文化根基。
“慈善永远在路上。”阮水龙表示,“做慈善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要永远做下去。”朴素的话语彰显的是一名老党员、一位民营企业家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胸襟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