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教育周刊·小荷尖尖

静电的秘密

六(2)班 沈川虞

  转眼就进入秋天了。一天开门回家,我突然感觉手被门把手电了一下,麻麻的。妈妈说是静电。静电是怎么产生的?它又有什么原理呢?一系列问号在我的头脑中产生。

  百度是这样解释静电的:它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物体带电后,电荷会保持在物体上,所以称为静电。

  为了研究静电,妈妈和我一起做起了实验。我们准备了材料:废旧的纸、铅笔以及剪刀。我们先把纸剪成碎片,然后用毛巾摩擦笔杆,接着把笔杆放在纸的上面,碎纸就被吸附到笔杆上了。为了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做了时间对纸片量的影响实验。我摩擦了一分钟,妈妈摩擦了一分半。结果吸起的纸屑差不多,一个三片,一个四片。于是,我们得出结论:摩擦时间的长短与吸起的纸片量没有必然的关系。

  接着我们又做了一个气球大力士实验。我准备了一个充了气的气球和一个矿泉水瓶。首先在瓶上钻了一个小孔,瓶里装上水。接着把气球放在衣服上摩擦,然后把矿泉水瓶倒过来,形成一个足够轻的水柱。当气球靠近水柱,水柱竟然弯曲了。真好玩!这个实验的原理是静电感应。摩擦后的气球带有大量负电荷,靠近水柱,异性相吸,正电荷会在水靠近气球的一侧产生吸引力,向气球弯曲。

  静电现象还有不少,比如在秋天或冬天,脱毛衣时会有“噼里啪啦”的声音,甚至还会有红色的小火花。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人与世界、生活亲密接触,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科学美感。科学与我们同在!

  指导教师:任蓉


上虞日报 教育周刊·小荷尖尖 00013 静电的秘密 2021-11-06 上虞日报2021-11-0600017 2 2021年11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