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数字翅膀 引来凤凰栖枝
“中国伞城”向着数字化品牌化文艺范又迈出坚实一步
伞业是上虞特色产业名片,拥有伞企1400余家,从业人员4万余人,年产各类成品伞6亿余把,伞业产值超120亿元,是全球最大的成品伞制造基地。近年来,崧厦街道借力“中国伞城”品牌优势,全力推进伞艺小镇建立,以“伞业提质”为核心,推动伞业数字化改造。
伞艺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的启用,标志着全球产销量三分之一的“中国伞城”,向着“数字化、品牌化、文艺范”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很高兴来到崧厦,为崧厦的伞业发展出一分力。”在创新中心启用仪式上,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主设计师曹雪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推动崧厦伞业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产业升级、形象提升、效益提高,去年开始,崧厦街道就与曹雪展开合作,设计“中国伞城”区域品牌VI视觉形象,为“中国伞城”的商业市场化推广赋能。这一次,曹雪作为工程师代表,正式入驻创新中心。
“工程师+”,是该创新中心的“中心”。“创新的高度决定产业的高度,人才的高度决定创新的高度。”崧厦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在推动传统伞业转型升级中,崧厦街道牢牢抓住绍兴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和创建省级特色伞艺小镇等契机,加大伞艺产业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引育力度,加快建设伞艺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为伞业企业提供优质的创新升级要素和人力智力“第一支撑”。
据悉,伞艺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总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围绕伞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整合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索,打造一个共赢共享的综合交易服务平台。该创新中心聚焦技术、设计、数据、人才、品牌等要素,搭建“一联盟一基地六中心”功能框架,即伞业产业链党建联盟、创业孵化基地,以及工程师技术支持、质量品控、时尚创意、数据分析、人才培训、品牌运营“六中心”,拥有伞业大脑、新品发布、便企服务、品牌直播间、伞艺工坊、IP授权合作、户外产品展示、众创空间等功能区块,引入大师设计工作室、省级伞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3D打印、电商直播基地、网红电商学院等项目。
同时,聚焦企业单兵作战引才难,通过院士专家领人才、校地合作聘人才、自主培训育人才等方式,分别与中央美院、广州美院、浙理工、杭电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帮助人才和企业进行资智对接,成为行业顶尖人才的训练营、孵化器。
目前,创新中心已入驻工程师186名,涵盖原材料供应、产品设计、伞具制造、产品检测、产品营销全流程产业链。预计到明年,入驻工程师将达到3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