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新闻·乡镇

乡村美景入画来 文旅产业乘势上

上浦镇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建设成效日显

  一湖碧水,连片红杉,宁静空灵,自然清新。秋天里,上浦石井水库是众多摄友和户外爱好者们争相打卡的网红地,在刚过去的国庆七天长假,这里成了区内外游客休闲度假的露营地。“亲近自然,仰望星空,体验乡村鸟鸣虫啾的田园风味。”携着家人一同露营的徐女士,一番话道出了很多人选择原始静谧的石井水库的缘由。

  同样,茂林修竹,曲径通幽的梅坞古道,是上浦镇今年开启的又一处美丽秘境。清澈如碧玉的澄湖、青翠幽静的石雪岙、古朴悠长的红色小道、驻足休闲的驿站……这些梅坞古道沿途的景点引人入胜,让徒步爱好者和游客们纷至沓来。

  点上出彩,连片成景。近年来,上浦镇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总投入6亿余元,打造文旅特色型省级样板镇,让乡景变美了,文旅兴盛了,美丽城镇建设成效日显。

  自然人文诗意流淌。盛夏时节,走进大善小坞村,千亩荷塘,荷花亭亭玉立,在骄阳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迷人的山水田园,与蓝天白云交相映衬,真是美不胜收;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内,一路繁花朵朵,湖光山色,入眼处尽是一片美景,古窑址散落的陶瓷片和陈设的青瓷件,让人穿越时光,品味千峰翠色的瓷韵。

  上浦镇人文底蕴深厚,不仅是世界越窑青瓷的发源地,还是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虞舜的出生地,东晋名相谢安的隐居地。其东山村更是上浦三大文化的汇集地,这里有舜母山、“东山再起”典故地、省3A级景区东山湖景区和省级传统古村落董家山自然村,可游可看的人文景点非常之多,不少游客感叹游历过东山村,如同读了“万卷书”。

  白天的上浦乡村风景线干净整洁美丽,夜晚又是另一番景象:展现在行人眼前的是流动的灯光带,上浦集镇流光溢彩,乡村道路灯光闪烁,而东山湖的灯光秀更是璀璨夺目。

  “这是上浦镇实施集镇夜景亮化工程后的新景观,而乡村亮化美化工程也在不断提升中。”上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与亮化工程同步建设的还有全民健身广场、集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邻里中心等9只项目,已全部竣工,总投资额1.9亿元。

  在美丽城镇创建过程中,如何以美丽资源带动美丽经济,真正实现“产业美”,一直是上浦镇思考与摸索的重要内容。“美丽城镇创建不能只是一项环境工程,更应是一项民生工程,根据乡镇自身特点改造提升,改善环境,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重增收。”上浦镇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各类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从“环境美”“生活美”的细节着手,创出集生态、宜居、产业、人文、智慧于一体的美丽城镇。

  筑巢引凤来。环境变美,景点变多,上浦的文旅产业应运而生,乘势而上。从春晖集团投资开发建设以东山湖景区为核心的东山湖文旅综合体,到瓷源文化小镇进驻陶艺家工作室,再到瓷源山庄民宿酒店开张、梅坞村开出多家农家乐,上浦镇人文景点人气逐年上升,财气商气日益汇集,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创业就业,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攀升。

  “咱村庄变景区了,人流量越来越多,我就在家附近的民宿酒店上班,每年增收至少6万元。”大善小坞村村民赵秋芳兴奋地说。据介绍,今年以来,大善小坞村研学游、节会游、乡村游日渐兴盛,累计吸引游平台3万余人,带动50余户农户参与务工和创业,每户年均可增收2万元以上。

  另外,随着乡村振兴直播生态产业园启动运营,上浦镇更多村民将走上直播带货的共富路。


上虞日报 新闻·乡镇 00007 乡村美景入画来 文旅产业乘势上 2021-10-29 上虞日报2021-10-2900001 2 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