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新闻·综合

立足粮食增产 深化融合发展

我区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本报讯 (记者 朱克斐 朱胜钧) 时至暮秋,一片片金色的田野上收割机轰鸣,金色的水稻倒下卷入,一粒粒饱满的果实从收割机中传送出来,上虞的田间地头到处充满着繁忙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我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思想,围绕坚定不移守好粮食安全这一根本底线,深入实施“两藏”战略,结合农业“双强”行动、共同富裕示范创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通过加强统筹合力、投入保障、科学规划布局,坚持高站位推进,让良田建设有保障;抓好过程管理、注重质量监管、强化建后管护,坚持高效化管理,让工程项目优质量;实现农田增绿、生产增效、农民增收,坚持高融合打造,让美丽田园增效益。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我区制定出台专项政策,在3000元/亩的建设标准上,区财政再给予1000元/亩的额外奖励,同时强化与中小型灌区、农田水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种植等项目配套衔接,全力提升建设绩效。”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科学合理规划农田建设,该局全面摸清高标准农田现状,结合国土空间、水资源等规划,制定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并建立项目库。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发展都市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旅融合有机结合、协同推进,把高标准农田优先定位于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同时,积极融入绿色、生态理念,推动打造美丽景观田园和现代农业园区等。

  为进一步管理好工程项目质量,我区出台《区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建立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管控机制,推动项目统一集中规范管理;切实强化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属地、村民“五方”联动,确保工程进度与建设质量;制定出台“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管护政策,对建成高标准农田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

  此外,我区坚持绿色高产理念,与省农科院联合在高标准农田区块内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技术,2020年累计推广绿色防控面积21.8万亩;大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提升,深入实施良种、良技、良法扩面工程,在高标准农田区域内建成省级千亩高产示范区12个、旱粮高产示范方3个,总面积达2.12万亩。

  截至2020年,我区已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共39.06万亩,有力提升了农田质量等级、机械化耕作水平,粮食产量增加约20公斤/亩,全区粮食播种面积、早稻面积、粮食产量等指标已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全省产粮大县等荣誉。2021全省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也在我区举行。


上虞日报 新闻·综合 00002 我区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1-10-27 4932144 2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