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新商都·休闲

科技兴农当表率 发家致富领路人

——记虞东生态杨梅园负责人赵惠珍

  “二都杨梅成熟季,也是江南一带的梅雨季,尝试罗幔棚或搭建大棚,推广避雨栽培技术是提升二都杨梅品质的一帖良药。”6月19日,地处驿亭镇新横塘村的虞东生态精品杨梅基地负责人赵惠珍一边忙着装杨梅,一边向记者介绍,再过一周,杨梅就要落市了,今年因尝试着将杨梅“搬”进罗幔棚,受雨水影响明显减少。

  今年56岁的赵惠珍,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女,但她却是那种“不安分”的人,总要给自己找点“新鲜”的课题。她循着致富梦想,从培育杨梅苗、建立合作社开始,三十多年如一日,勇于拼搏,艰苦创业,闯出了职业农民的康庄大道,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

  精心培育苗木 扩大种植规模

  三十多年来,赵惠珍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她的杨梅林。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的横塘乡党委政府提出建设万亩杨梅基地的发展目标。赵惠珍抓住机遇,积极动员农户,于1988年联户建起二都杨梅苗木基地,当年就为乡政府提供杨梅苗2.3万棵。至2003年,已培育出优质二都杨梅苗18万余棵,为驿亭镇万亩杨梅基地提供了50%以上的苗种。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提升,2003年,赵惠珍组织9户杨梅种植大户,成立上虞横塘富硒杨梅合作社,推行“合作社+社员+基地”的经营模式,实行定点发展、定点培养、定标生产,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统一农资服务、统一销售“三定四统一”模式,积极应对市场的千变万化。

  2010年初,赵惠珍开始高标准建设合作社核心基地——虞东生态杨梅园,把园区建设成为以种植杨梅为主,集猕猴桃、樱桃、水蜜桃等十余种精品水果,以及绿化苗木、花卉种苗培育、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十一年来,赵惠珍累计投入1050万元,建成连片杨梅等水果精品园区305亩,同时配备了民宿、停车场、游步道等基础设施,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

  在她的努力下,上虞横塘富硒杨梅合作社快速发展成为第六批浙江省林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省计生协会“优生快富”项目基地。目前,合作社拥有成员108户,带动农户近千户,联结基地3000余亩,杨梅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虞东生态杨梅园被成功列入省第三批果蔬采摘旅游基地、市区两级职工疗休养基地、市美丽果园、区“四季仙果之旅”四星级旅游采摘基地。今年来,杨梅园已累计接待游客7000余人次。

  依靠科技创业 带民共同致富

  为了带动乡亲致富,赵惠珍每年定期聘请省农科院专家来合作社举办杨梅栽培技术知识讲座,同时,积极主持开展科技研究和科技推广,提高杨梅品质。至今,她已累计举办培训班12期,听课梅农超过600人次。2018至2019年,合作社基地产出的水晶种杨梅连续两年获上虞区杨梅鲜果品质评比冠军,合作社注册的“虞舜”牌鲜果商标被认定为绍兴市著名商标。

  由她主持实施的《水晶品种杨梅低位嫁接关键技术研究》被上虞科技局列入科研项目,并被省科技厅推荐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她与省农科院园艺所合作的《杨梅矮化栽培技术的推广》被列为省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并已通过专家组考核验收,为提高“二都杨梅”产量和品质做出了应有贡献。

  赵惠珍十分注重为合作社成员和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合作社与12户困难梅农进行结对帮扶,赵惠珍既为他们传授杨梅栽培管理的技术和经验,又为他们提供务工岗位给予劳动报酬。2019年,虞东生态精品杨梅基地被市区两级妇联授予“女性创新创业基地”。她个人先后被评为市十佳农村科技示范户、市“三八”红旗手、市农村双学双比女能手、区首批“五星级”农民人才、区劳动模范、区“领雁计划”人才等荣誉称号。

  去年冬天,赵惠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首次搭建10个罗幔棚。“每个棚投资3000多元,虽然单个投资额不大,但大面积推广是笔不小的开支,而且究竟效益如何,心里也没个底。”赵惠珍说,今年初以来,省农科院专家多次来到她家的杨梅基地,给她的二都杨梅进行把脉问诊,并开出“药方”。“‘住’进罗幔棚的杨梅再也不怕极端恶劣天气和虫蝇了。”专家的指点让赵惠珍对推广新技术充满了信心,今年计划投资100万元,再搭300个罗幔棚。

  新征程,新起航。赵惠珍表示,将努力通过创新创业,用现代化农业发展引领更多梅农依靠科技致富,依靠勤劳致富,为推动我区“四季仙果之旅”作出积极贡献。


上虞日报 新商都·休闲 00007 ——记虞东生态杨梅园负责人赵惠珍 2021-06-21 4258450 2 2021年06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