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完成4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预结算造价审计120项,核减7984万元
区国审公司构建投资审计新格局
本报讯 (记者 叶圣一) 既要造得好,又要花钱少,对于审计工作人员来说,“斤斤计较”“分厘必争”是最好的称赞。截至6月初,区国审公司共完成4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预结算造价审计120项,合计审计金额45.32亿元,核减金额达到7984万元。
今年以来,区国审公司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创新强区、品质名城”目标,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服务全区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投资审计新格局。
区国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数字化改革理念,该公司运用新技术开发政府投资(国有建设)项目审计管理平台2.0版,优化上报流程,减少流转层次,提升审核效率,坚持数字赋能推进投资审计发展,切实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积极配合区纪委探索实践“双查双保”工程监管2.0版本,为打通工程领域数据孤岛奠定基础。
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建设的刀刃上。在今年5月24日完成的老旧住宅小区建设改造工程(文化小区)预算审计中,项目送审造价3181.92万元,经审核,累计调整金额496.26万元,调整率达15.6%,其中造价核减410.20万元、核增86.06万元;虞北平原崧北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2标预算送审造价11561.6万元,经审核,累计调整金额1517.22万元,调整率达13.12%,其中造价核减867.49万元、核增649.73万元。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区国审公司强化审计项目质量管理,调整思路、创新做法、完善制度机制,出台公司内部审计复核制度,层层把关,加强对账复核环节,确保审计质量。同时,为规范中介执业行为,特制定中介协审单位考核制度,落实“双查双保”监管机制,强化中介执业质量管控,实现行业自律。
在全力提升审计质量的同时,该公司秉持“监督与服务并存”理念,以主动跟进、上门服务等方式,打造投资审计“三服务”2.0版。公司主动走访、对接建设单位和中介机构,反馈项目审计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以“提前谋划、科学安排”为原则,注重项目安排的系统性,对送审项目进行提前摸排,倒排工作计划,保证区级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审计工作。
“当下,我们正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激活党建红色引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汲取红色精神力量,优化服务质量,打造素质高、业务专、作风硬的投资审计队伍,进一步展现投资审计工作新风貌。”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