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教育周刊

小农场:催生幼儿们成长“新样态”

——全区幼儿园精心打造孩子们玩学融合“活课堂”一瞥

  小农场

  成为孩子们成长“活课堂”

  近几年,伴随课改日渐深入,如何更好地引领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拓宽课程、拓展课堂、培育能力,成了永和中心幼儿园发展中遭遇的新课题。该园践行“活教育”有新动作:在园旁租赁0.6亩土地,建起“小农场”,聘任指导教师,配置多种农具;各班把课堂搬到各自分管的小菜地,孩子们定期到小农场,亲手种植和管理,体验到了劳动快乐,增长了各种知识能力。这是我区幼儿园精心建设小农场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来,伴随“活教育”实践步伐坚定前行,全区各幼儿园在扎实探索课堂课改的同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向了课堂外的“活资源”,纷纷跻身到创建“小农场”的行列中。

  山里孩子爱劳动,就应为孩子们搭起动脑动手、涵育能力的新课堂。丁宅乡中心幼儿园顺应孩子们能力培养、课程改革等需要,因地制宜拓展“校外课堂”,征得距校700米左右土地近3亩,创建起一个“实践农场”,并精心设置“一水四区”实践场地。业内人士曾评价,丁宅乡中心幼儿园较早探索建设实践园,是各幼儿园“农场”建设的雏形,也是“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理念的生动实践。

  东关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起二亩小农场后,多措并举打造这一“活课堂”:发动家长和孩子票选,后命名农场为“开心农场”:每个班级一亩三分地种什么?孩子们通过调查、投票法等形式自主选择;精心设置活动区,操作区中引导幼儿用各种种子进行着剥、捣、夹等工作,数学区中指导幼儿用种子进行数数、比较、分类、排序等,科学区中引领幼儿及时记录种子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食育坊中幼儿们学习蒸、包等知识,美工区中幼儿用自然物进行创作等。同时,该园探索“种植顾问”聘请制等,吸纳家长、专家等各方人士参与农场技术指导,有效助推农场可持续发展。开心农场,已成了孩子们增技强能、提升素养的“开心乐园”。

  学校场地有限,如何建农场?爱弥儿幼儿园总园有办法:盘活整改资源,向户外有限的空间要场地,把东楼围墙边死角开辟成花草园,西楼屋顶改造成“空中小农场”,引导孩子们开展种植体验探索。种植时各班级追随幼儿需求,结合课程开展需要进行。如大班确立“秋天的粮食”主题,各班种植前让孩子们调查“粮食有哪些”,投票挑选最想种植的粮食,然后进行种植养护观察记录;中班围绕蔬菜主题进行种植,根据中班孩子为“比较”学习的关键期特点,选择相似可比较品种进行种植,如中(3)班种植各种品种的萝卜,中(2)班种植卷心菜、包心菜、生菜等都有卷芯现象的菜进行观察研究,中(5)班则种植有香味的芹菜、香菜等……利用顶楼平台开辟的“空中小农场”,成了孩子们种植乐园,也成了孩子们认识自然、探究自然的窗口。孩子们在设计规划、种植管理一系列过程中,体验种植的乐趣,了解植物的特点、习性,学会观察、比较、探究、记录,促进了坚持、耐心等良好品行养成。

  地处多元世纪城小区的多元幼儿园,只是个街道中心园下属的民办幼儿园,去年因特色小农场活动而受到各方关注。该园园内建起800平方米的小农场,园外租了一块菜园子,已形成四季果蔬采摘系列,去年一连推出10次四季仙果和农作物采摘系列“活教育”课堂;每次采摘分班分次开展,力求大中小班所有孩子参加体验,采摘中精心设计看、问、说、分、数、比、秤、画、唱、尝等环节,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慷慨恩赐,体验种植劳作的艰辛过程,体会采摘分享的童趣快乐。

  (下转第二版)


上虞日报 教育周刊 00005 ——全区幼儿园精心打造孩子们玩学融合“活课堂”一瞥 2021-06-05 上虞日报2021-06-0500012 2 2021年06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