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教育周刊·小荷尖尖

五(1)班 倪晨烨

游瓷源文化小镇

  暑期,带着研学任务来到了上虞瓷源文化小镇——上浦。

  走进瓷源文化小镇,经过研学接待处,向北走50米,就到了我们的第一站“古越轩”。人越是围得多的地方我们越想挤进去看看,就想着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稀世珍宝,生怕错过。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展厅,东西晋、南朝、东汉、明代、清代、民国等各个年代的青瓷样品都展示在这里,让人眼花缭乱。其中“胭脂地粉彩宝相花纹冲天耳三足炉”最为精致,在炉口上用红色篆书写着“大清嘉庆年制”,炉体硕大,大大的三足稳重,上部的双耳冲天,气势雄伟。它的背景颜色是胭脂色,轧道填彩,工艺奢侈极了。这么精美的瓷器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古越轩的东边,有一大片荷塘,被游步道分成两个区域,一边长莲,一边结莲子。结莲子的荷塘里可热闹了,因为正是莲蓬成熟时节。一个个绿油油的莲蓬被采摘工人摘下,小心翼翼地放到竹篓里排好,那莲蓬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安静地睡在竹篓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竞相开放在莲蓬边上,美得让人移不开眼。另一边的藕塘里,无花也无蓬,只有大片大片的荷叶在风中摇曳,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抵挡着夏日的烈阳,保护着泥下的莲藕。

  离开荷塘,向北走10多米,就来到了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一走进公园,最先看到是一个水库,沿着弯弯曲曲水库游道走了20多分钟,才看到考古遗址棚。瞬间,我们忘记了途中的劳累,跑着跳着向目标奔去。遗址棚里展示的是东汉龙窑、三国龙窑和西晋龙窑三个时期的龙窑,陶瓷器遗址最多的是西晋龙窑。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经过这次研学,我知道了越窑青瓷被誉为“母亲瓷”,先后绵延1000多年。青瓷的历史源远流长,青瓷从最初的那捧泥土,经历无数工匠的呕心沥血,才成为了如今的世界瑰宝。

  指导教师:甘小艳


上虞日报 教育周刊·小荷尖尖 00010 游瓷源文化小镇 2021-06-05 上虞日报2021-06-0500017 2 2021年06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