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分局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
让市民“零距离”接触生态治理工作
本报讯 (记者 沈嘉玲) 6月2日,生态环境分局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让市民“零距离”接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天,15名热心环保事业的志愿者参加活动。
活动首站,志愿者们来到区环境监测站,参观理化试验室以及离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监测仪器及设备。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监测设备使用方法以及简单的原理,让志愿者们近距离观察监测人员对污染物进行分析和化验的过程。
在区水处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志愿者们参观了中控室和提标工程现场,详细了解了污水处理提升泵房、生化池、沉淀池、消毒池等污水处理构筑物及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排放标准。据悉,区水处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承担全区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工作任务,总处理能力为20万吨/日。根据经开区发展需求,今年,区水处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将筹建工业污水处理扩建项目,届时每日将增加5万吨的工业废水处理。
“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危险废物都去了哪?”“上虞目前危废处理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志愿者们走进绍兴市上虞众联环保有限公司,详细了解危险废物的来源、种类、特点、收集及运转过程、处理流程、处置结果和在线监控设施等情况。据悉,作为一家专业处置危险废物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绍兴市上虞众联环保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危废智能化管控升级,引入固废管理系统实施项目,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固废处置流程效率和固废全流程数据透明度,提升企业对固废处置过程的管理水平。
“这次活动让我们接触到了很多环保上的专业知识。”志愿者何琦楠说自己作为一名化工企业的一线员工,对于环保工作更是感触颇多,“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努力做一名环保卫士,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行动影响周围人,共同为上虞的碧水蓝天贡献一份力量。”
下一步,生态环境分局将进一步拓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利用视频讲解等形式,向公众“云开放”环保设施,激发公众参与、支持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动力和浓厚热情,为建设“生态上虞”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