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训提品质 教师充电忙
——教体系统创新推进教师培训工作一瞥
(上接第一版)
据闰土小学pepper机器人社团教师姚继荣介绍,学校选择将pepper机器人作为信息技术课中编程教学的载体,与学校特色课程“诗礼称山”相结合,利用原有的古诗词课程资源,打造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我和pepper学古诗》。在pepper机器人课堂上,学生们将自身掌握的古诗词进行内化、梳理,通过编写程序、运行程序与pepper实现语言交互,运用人工智能检索等技术,反向促进自身诗词积累和语言表达。pepper机器人丰富的交互能力,为课堂实践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与实践中提升了学习内驱力,培养了良好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无独有偶,实初集团实验中学将pepper机器人与信息技术学科python教学相结合,实施《和pepper机器人一起学python》校本课程,发挥pepper机器人实时交互功能,使原本枯燥的python语言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力提升了初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目前,已有30台pepper机器人落户我区各校,为人工智能‘活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区教体局电教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正借力pepper机器人,通过pepper+校本课程、pepper+基础课程、pepper+专业课程等融合创新方式,为更多常态课程插上AI人工智能翅膀,为“活课程”建设提供全新动力和发展方向。
搭建平台
探索人工智能“活教育”
近日一天中午,在区职业中专机电实训楼的创客空间里,6名学生正围着一个pepper机器人一边讨论,一边调试。这是该校机电专业和旅游专业的学生,正在进行“pepper机器人法制教育展厅应用”项目式课程学习,合作开发可以帮助导游更好介绍学校法制教育展厅的机器人程序。
“pepper机器人让我们一边学一边用,课上学的内容马上能在机器人身上‘学以致用’,这就很有成就感。”机电201班学生贾炎坤说。
和学生一样,作为教师的陈晨也在精心探索pepper机器人教学。“身为机电专业教师,我原来接触的都是工业机器人,比如机械臂的程序设计和操作。机器人教育我是和学生们一起从头学起,幸好我们有很好的学习平台。”陈晨表示。
据悉,顺应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发展,我区积极搭建平台,结合“上虞区机器人创新教育联盟”“上虞区STEAM教学研究会”等活动平台,为各pepper机器人受益校教师提供了许多线上线下教学研究交流机会,多方合力、互助互济,以此提升pepper项目实践教师教学应用能力。
据区电教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各校正探索立足课程深化教学应用、借助平台促进校际交流、结合活动推进普及教育等方式,快速推进pepper项目在本区域的实施应用。目前,pepper机器人在参观讲解、活动主持、新生迎宾、庆典舞蹈展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极大推进了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促进了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提升了学校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
“适应学生核心素质需求,需要我们将人工智能教育列入 ‘活教育’范畴,需要我们搭建更多的学习、实践、发展平台,需要我们创新探索,从而进一步营造起师生喜爱、家长和社会支持的人工智能良好教育教学氛围。”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