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教育

“教育机器人”教学应用“渐成气候”

——教体系统创新探索人工智能“活教育”侧记

  4月30日,由区教体局、区团委、区科协联合举办的全区首届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机器人)比赛活动在区青少年宫精彩启幕,在10个场地,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VEX 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机器人创新挑战赛、WER能力挑战赛、IER 智能挑战赛、超级轨迹赛、飞行机器人表演赛等八大类比赛项目开启,另有iTech 科技挑战赛、ARCode 创新赛两大绍兴市特色项目同步开展比拼;张杰中学同时开启虚拟机器人竞赛——萝卜圈、纳英特、中鸣等项目竞赛……

  各中小学参赛队及各项目裁判近三百人参与比赛活动,这是对全区各校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开启人工智能领域“活教育”的一次展示和检阅——

“教育机器人”教学应用“渐成气候”

——教体系统创新探索人工智能“活教育”侧记

通讯员 王高锋 记者 万均

  激励探索

  人工智能教学“风生水起”

  近日,浙江省国际交流协会发布《关于pepper机器人应用成果展示活动的通知》,公布全省pepper机器人教育教学应用获奖名单,我区成为全省5个、绍兴市唯一获奖的“优秀区域”,区职业中专、道墟街道中学小学获省级“优秀课程案例”,城南中学、区职业中专获省级“优秀学生作品”。

  业内人士评价,上虞能跻身全省“优秀区域”,多所学校获“优秀”,这是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创新开启人工智能领域“活教育”而结出的成果。

  着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等核心素养,这是提升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实施“活教育”的题中之义。为此,教体局较早出台了《上虞区教育技术应用效益奖奖励办法》,鼓励各校创建数字(智慧)校园示范校、机器人教学示范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虚拟实验教学实验校、在线教育应用创新实验校、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示范校等,不断提升学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教学融合创新能力,营造更好的教育现代化改革创新环境,有效挖掘教育技术装备应用效益,并给予奖励。

  自2016年起,全区精心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超亿元,全区近80%学校配备有创新实验室、STEAM教室、创客教室等,一大批人工智能创新项目陆续进入校园,其中常态化开展机器人教学应用的学校有31所,校园人工智能教学应用渐入佳境。我区连续多年获评绍兴市机器人活动组织优秀县(市、区)。

  顺应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和趋势,教体局统筹推进全区各校机器人创新教育实践,探索成立“机器人创新教育联盟”,促进了校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机器人教育深入发展。同年,全系统组织pepper项目线上线下专题研讨活动3次,现场展示课1次,各类校园活动10余次,开发“pepper+”校本课程4个,催生区级“活教育”一等奖案例1个、省级机器人应用典型案例1个,闰土小学一举跻身浙江省首批机器人教学应用示范学校行列。

  另据悉,近三年,全区中小学参加各级各类机器人创新比赛,已获省级奖项51人次,市级获奖259人次。

  借力机器人

  建构丰富多彩的“活课程”

  “人工智能知识已列入初中信息技术学习范畴,故而我校以‘教育机器人’教学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活课程’,以此践行‘活教育’,着力培育高素质的时代新人。”昨日,小越街道中学校领导如此定位人工智能教育探索初衷。

  据悉,2018年,小越街道中学结合“智慧教育”工程实施,建立机器人社团实训教室,组建起“越智”机器人社团,还加盟全国智慧教育工程实验学校,学校人工智能教学由此一路收获“精彩”:已有1位学生获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创客竞赛项目二等奖,2位学生获浙江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超级轨迹和创客竞赛项目一等奖,2位学生获浙江省机器人成果展示二等奖,12人次获绍兴市机器人或创客挑战赛一等奖等,2次荣获绍兴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团体一等奖。

  小越街道中学“教育机器人”教学短短几年间“风生水起”,正是我区各校探索人工智能教学的缩影。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当自己编程录入的古诗词,通过pepper机器人之口被正确朗诵出来之时,孩子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是近日闰土小学五年级学生兴趣课课堂上的一个场景。

  据闰土小学pepper机器人社团教师姚继荣介绍,学校选择将pepper机器人作为信息技术课中编程教学的载体,与学校特色课程“诗礼称山”相结合,利用原有的古诗词课程资源,打造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我和pepper学古诗》。在pepper机器人课堂上,学生们将自身掌握的古诗词进行内化、梳理,通过编写程序、运行程序与pepper实现语言交互,运用人工智能检索等技术,反向促进自身诗词积累和语言表达。pepper机器人丰富的交互能力,为课堂实践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与实践中提升了学习内驱力,培养了良好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无独有偶,实初集团实验中学将pepper机器人与信息技术学科python教学相结合,实施《和pepper机器人一起学python》校本课程,发挥pepper机器人实时交互功能,使原本枯燥的python语言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力提升了初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目前,已有30台pepper机器人落户我区各校,为人工智能‘活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区教体局电教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正借力pepper机器人,通过pepper+校本课程、pepper+基础课程、pepper+专业课程等融合创新方式,为更多常态课程插上AI人工智能翅膀,为“活课程”建设提供全新动力和发展方向。

  搭建平台

  探索人工智能“活教育”

  近日一天中午,在区职业中专机电实训楼的创客空间里,6名学生正围着一个pepper机器人一边讨论,一边调试。这是该校机电专业和旅游专业的学生,正在进行“pepper机器人法制教育展厅应用”项目式课程学习,合作开发可以帮助导游更好介绍学校法制教育展厅的机器人程序。

  “pepper机器人让我们一边学一边用,课上学的内容马上能在机器人身上‘学以致用’,这就很有成就感。”机电201班学生贾炎坤说。

  和学生一样,作为教师的陈晨也在精心探索pepper机器人教学。“身为机电专业教师,我原来接触的都是工业机器人,比如机械臂的程序设计和操作。机器人教育我是和学生们一起从头学起,幸好我们有很好的学习平台。”陈晨表示。

  据悉,顺应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发展,我区积极搭建平台,结合“上虞区机器人创新教育联盟”“上虞区STEAM教学研究会”等活动平台,为各pepper机器人受益校教师提供了许多线上线下教学研究交流机会,多方合力、互助互济,以此提升pepper项目实践教师教学应用能力。

  据区电教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各校正探索立足课程深化教学应用、借助平台促进校际交流、结合活动推进普及教育等方式,快速推进pepper项目在本区域的实施应用。目前,pepper机器人在参观讲解、活动主持、新生迎宾、庆典舞蹈展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极大推进了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促进了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提升了学校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

  “适应学生核心素质需求,需要我们将人工智能教育列入 ‘活教育’范畴,需要我们搭建更多的学习、实践、发展平台,需要我们创新探索,从而进一步营造起师生喜爱、家长和社会支持的人工智能良好教育教学氛围。”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上虞日报 新闻·教育 00003 ——教体系统创新探索人工智能“活教育”侧记 2021-05-08 上虞日报2021-05-0800010;上虞日报2021-05-0800012;上虞日报2021-05-0800003 2 2021年05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