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越窑青瓷研究所举办“千峰翠色 对话古今”非遗研学活动
在这里,与古瓷来一次亲密接触
本报讯 (记者 朱克斐) 让学生实地参观、带着问题寻找答案、与古瓷片来一次亲密的接触、自己动手捏制一件作品……5月3日上午,在顾氏越窑青瓷研究所负责人顾少波的工作室,来自上海、杭州等地的家长带着孩子开启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研学活动。
“今天共有10余组家庭参与了此次研学活动,希望通过我们的研学活动,能让参与者真正学到一些内容,而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既能激发起孩子们对青瓷文化的浓厚兴趣,又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几千年文化传承的意义。”顾少波期许孩子们在研学中有所收获。
此次研学活动,安排了孩子们实地参观禁山古窑址,并配合复原古窑址生产场景手绘图,让参与者对青瓷发源地有一个概念性的了解。在脑海中有了青瓷发源地的生产景象,再让孩子们参观“瓷国之源”博物馆,了解上虞青瓷之源的历史,透析文化脉络,在参观完博物馆之后,孩子们对青瓷作品有了非常直观的印象。在顾氏越窑的青瓷生产现场,孩子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参观,了解青瓷从最原始的泥到瓷的完美蜕变。
“这个瓷片上为什么会有图案?瓷器的底部为什么会凹凸不平?这些瓷片颜色为什么会不一样?”带着各种好奇,在与古瓷片亲密接触的课堂上,孩子们抛出了一个个有趣的问题。结束研学活动前,孩子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捏制了以“牛”为主题的作品。“我们会将这些作品全部烧制出来,然后选取一些带去展览会展览,让孩子们对这次研学活动留下深刻的记忆,也希望他们对青瓷文化越来越感兴趣。”顾少波说。
“真希望多一些这样的研学活动,真正让孩子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这样的研学形式不仅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让家长与孩子在学习中有了亲密互动,家长们都觉得挺有意思。”来自上海的一位孩子母亲对此次研学活动赞不绝口。
顾少波表示,今年暑假初步打算开启夜间研学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从青瓷半成品到成品的烧制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青瓷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