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利民,迎大考回归初心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给城市建设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可喜变化,街头巷尾越来越整洁美丽,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群众的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品质之城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从小处的点滴提升,看大考后的巨大变化,复评迎检的最终目的回归到了惠民利民的初心之上。
近年来,我区不断对老旧小区实施改造,老旧小区居住品质得到明显改革。今年年初,《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公布,上虞老旧小区改造又有了新目标。三年内,全区将完成47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改造总面积达165万平方米。仅今年就要改造19个老旧小区,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超过了过去6年的改造总和。建设局、市政等相关部门单位按照计划实施改造,改善了老旧小区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金渔湾小区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上虞区较早的一个住宅小区。因地势低,建设年代早,缺乏一定的通盘规划,30多年过去,金渔湾小区积水积涝频繁、公共基础设施少、绿化杂、停车乱等问题日益凸显,一度成为大家眼中的“老破小”。而今,小区通过道路整修、积水治理、雨污分流、天然气改造、园林景观建设、车位增配等改造,从里子到面子得到了全面翻新。推窗见广场,抬头有半山,下楼路面平坦又整洁,草木齐整有生机,旁边还有医院商场和学校,生活方便又舒服,改造后,有老住户说:“住了30多年,现在是越住越有味道。”
破损的井盖换新了,积水的坑洼点不见了,路上的斑马线也更醒目了,隔离护栏更亮了。“文明城市创建,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让老百姓得实惠。”区建设局下属园林市政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以文明城市复评迎检为契机,从市政养护到园林养护,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重点、痛点、难点,落实常态化管理措施,城市容貌不断改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老站市场地处凤山路和龙山路交界处,有西门、南门两个入口,其中南门内是一片停车场。以前,这个停车场内长期存在电瓶车、私家车无序停放,角落搭建帐篷、堆积杂物,环境卫生差等问题。无论是市场内的经营户还是前来买菜的普通市民,都对这一块地方有较多怨言。借助文明城市复评迎检的东风,老站市场迎来重生,市民买菜不仅停车规范了,市场内也更加整洁有序,实现了文明软硬件的双项提升。
伴随着小区居住环境的提升,一系列文化下社区活动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今年7月至8月,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游局组织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艺巡回演出下到了城区每个小区,通过文艺表演的形式,赋活文化基因,彰显上虞风采,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到文明创建行动中来,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知晓度、满意度,构建全域创建格局,营造了良好的共创氛围。
考卷似已答完,收获的是发展动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是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然而,人们追求幸福的脚步却永不会停止,更美更好的城市未来远景一直在前方。
上虞将继续正视迎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短板,从高从严从上管理,对照标准,持续推进创建工作,及时总结近年来的创建经验,打造各条线上的样板示范,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继续当好优等生、模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