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
——“十三五”成就看上虞·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篇
长三角一体化、大湾区赋能、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整合发展,造就了又一个巨大的时代机遇,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以创业创新的激情和开拓进取的姿态再次启航,走在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前沿。
“十三五”期间,随着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重大改革转型,经开区紧紧围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目标,重点抓好指标落实、项目推进、服务改革,坚持上下一心、奋发作为,确保了经济发展稳中向上。五年来,经开区创新突破,平台能级进一步提升;转型升级,优质产业进一步集聚;融合发展,产城生态进一步完善;服务当先,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弃旧图新
改造升级争做示范标杆
“十三五”初期,在当时的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备更新缓慢、厂房日渐陈旧、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多家化工企业顺应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实施了推倒重建、改造提升等一系列化工行业整治提升行动。
按照“提升集聚一批、兼并重组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思路,2016年,经开区完成了10家企业关停淘汰、13家企业并购重组、80家企业改造提升,圆满完成“五个强制”、低效退改、安全规范化和环保标准化等一系列整改。辖区企业主体也不断加大投入,正视改造的必然性,加快废气整治和隐患整改,一场化工行业改造提升攻坚战就此拉开序幕。
为进一步助推化工产业提档升级,综合提升安全环保管理能力,近年来,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积极推进化工行业智慧化建设,率先在化工产业领域开展智慧数字化监管探索。2019年,总投资约9000万元的安全环保智慧监管平台建成投用,实现了区域内高风险化工企业24小时监控、环保数据实时采集监控、辖区内异味实现评价溯源、危化品车辆的定位监管等方面的统筹管理。
2019年,我区成立化工行业改造提升2.0版推进专班,研究制定化工产业改造提升2.0版工作实施方案,围绕“绿色安全、循环高效”目标,进一步拉高提升标杆,逐步形成以智能自动化为标志的对标国际、引领国内的新化工高质量发展升级版,为全国化工园区改造升级提供示范标杆。今年,经开区还成功入选全国绿色化工园区。
浙江国邦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药化工生产的企业,自化工行业改造提升工作开展以来,5年来先后投入3.1亿元,实施了5个项目7个车间推倒重建及改造提升。目前,公司已成为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化工行业改造提升标杆企业。像国邦药业这样的公司在经开区的土地上不胜枚举。
强强联合
焕发体制机制新活力
2019年初,区委、区政府再一次吹响改革创新的号角,将国家级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浙江省上虞经济开发区实施整合提升。“两区”的整合优化,构建起了“一轴两片三组团”跨区域发展模式,以长海线为生态功能纽带,串联南、北片产业互补互通,赋予了国家级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争先晋位、走在前列的全新使命。
随着“两区”的实质整合,经开区平台能级得到明显提升,结合整合实际,将北片和南片主导产业迅速实现整合优化,加速形成由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新材料、现代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集群,通用航空、氢能源、高端电子化学品三大未来产业集群及配套产业创新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组成的“4+3+1”产业培育方向;重点谋划布局“8+3”发展架构,包括核心区南片产教融合创新、智能制造集聚,北片绿色化工提升、新兴产业拓展、高端装备集聚、医药材料集聚、航空产业发展、城市功能集聚八大板块,以及崧厦、道墟、曹娥三大协同发展板块,结合各自特色落实组团式发展。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布局中形成竞争优势、进一步“融杭联甬接沪”、加快产业集聚、冲击全国开发区第一方阵,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2019年,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在全省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评中位列全省第11名,开发区质效排名全省第三;在“2019年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发布的“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名单中以全国排名15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同时,还获得了第二批“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殊荣。
创新锐变
高端智造擎动发展新势能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也是新材料产业和现代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大平台。今年以来,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不小的冲击,而新材料和现代医药产业却在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中赢得了发展的主动。
近年来,经开区重视链式发展,产业集群达产出效。通过招商部门精准招商、链式招商,着力构建新材料、现代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链“链长制”试点,由区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加速培育了新材料、现代医药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已列入省试点示范单位名单。中金格派、惟精新材、峻山生物、鼎创医疗等一批新达产的优质企业经济贡献度进一步加强,形成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支撑。
随着新材料和现代医药产业的日趋成熟,如何创新锐变,成为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注入发展新势能的主旋律。今年7月,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正式发文,同意上虞通用航空机场项目选址。自此,意味着我区“水陆铁空”综合交通大格局即将成型。浙江圆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208亿元的烷烃资源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正式签约,落户经开区。这是我区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是一个标杆型、旗舰型项目。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长三角中心(杭州湾科创城)项目是助推高端制造产业发展的又一缩影。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1.8亿元,新增用地445亩,设立机器人(杭州湾)创新研究院,建设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展示中心。该项目已在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订了项目落户框架协议,并已启动研究院注册运营、产业化项目导入、过渡厂房装修、机器人展馆设计布展等项目落户前期工作。面对又一高端智造产业的引进,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不断激发着高质量发展的聚合效益。
两区合并以来,共签约落户项目51个,总投资866亿元。其中10亿元及以上项目21个,包含50亿元以上项目6个。4家世界500强企业成功落户。浙建院上虞校区、产教融合创新园、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功能平台项目加速集聚发展潜能。
筚路褴褛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纪元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新篇待开。“‘十四五’期间,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将紧紧围绕‘打造大湾区高端智能制造大平台、建设绍兴市接轨大上海桥头堡示范区,五年跻身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50强’的总目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持续推动产业集聚再加速、发展质量再提升。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实现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孵化发展,形成大中小型企业链式发展、融通发展的良好局面。”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负责人说。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将围绕“争先晋位”目标,紧盯“4+3+1”产业培育方向,加快优质项目落地。加速打造新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加快推动医药产业园建设完成,导入各类医药产业优质项目,重点关注高端装备制造方面拟落地项目,强化盯引捷德航空上虞航空产业园项目以及空地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等意向项目。
如今,在经开区这块投资热土上,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二期、医药产业园二期、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等重点平台型项目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快速推进中,投资约30亿元的邵逸夫医院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经开区紧扣“三个一批”和“市县长工程”等重点,强化统筹、周密安排、科学管理,持续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快投产。并优化周边产业项目配套功能,完善高端智造区整体道路交通网络,形成四横五纵框架结构,进一步优化辖区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更大的投资项目入驻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