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牛擂股
炒作空间有多大
人性就有多疯狂?
在外围不确定因素基本尘埃落定的情况下,昨天大盘终于又高开高走拉出长阳,尤其深市和创业板强势更为明显。绝大多数个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涨幅榜上同为注册制下的科创板和创业板几乎平分秋色。就概念板块而言,芯片科技相关的走势强劲,指数涨幅超越3%的行业板块有10个、概念板块更是多达47个。行情还是在向资金集中的地方集结,芯片科技股也差不多只是沉寂已久后的“一时兴起”,白酒的堡垒阵营看起来更坚固,无论个股还是板块指数都在向新的高度挺进。就算年底基金结算排名,也没有太多急着兑现的筹码。可见,机构抱团也不在乎一时的排名,而是更趋务实了。
即便如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崇尚价值投资的投资者还是感到许多郁闷和无奈,甚至愤愤不平。特别是前期创业板注册制后,看着那些亏损的小盘股动不动就封板百分之二十,而自己手上的优质价值股却非但没有涨起来,反而还在往下跌,又怎能不怒其不争而哀其不幸呢?或许资本市场就是如此,哪里有足够的投机空间,哪里就会有热衷于投机的资金蜂拥而至。从热衷于炒作创业板垃圾股连拉涨停,到炒作转债动辄临停,甚至在t+0的状态下盘中炒上180%的涨幅。市场似乎一点也没有遵循价值投资的影子,反而有些体现投机资本基本特性的任性和癫狂。
虽说炒的是制度设定的允许范围,但是与正常的投资逻辑却相去甚远,更是有悖于健康市场建设和价值投资理念,因而不断引起监管层的关注和重视,连发警示函和临停时有所见。然而,市场似乎有些处在“装睡”之中,各种扭曲炒作总是不见消停,人性的疯狂在利益面前可见一斑。就像曾经一路妖来的豫金刚石,经停牌核查后指出,公司对市场传闻涉及第三代半导体概念,既没有相关业务,也未因此贡献的收入和利润。相反,受大股东高质押比例、债务危机等风险传导,给公司带来声誉和经营上较大影响。然而短暂调整后居然股价又炒出翻番,尔后又持续下跌腰斩股价,疯狂的代价可见一斑。
创业板20%的诱惑已吸引投资者的大量参与,甚至数个交易日的成交量大于沪市主板,换手率超越沪市的十倍,资金的集中优势十分明显。相较于创业板的20%涨跌幅,可转债的不设涨跌幅限制和T+0交易制度更是让投机资金疯狂得趋之若鹜。成交大幅放量至原来的八九倍,似乎越来越多的资金介入到这个来钱更快的交易中。最疯狂的一天,沪深交易所一共发布了33条临停公告,涉及23只转债。相比于主板一些股票数分钟交易一单的波澜不惊,转债交易的每个瞬间都是惊心动魄。要不是监管层及时出台相关举措,这种异乎寻常的博傻炒作或许给市场造成更大的投机性风险。
疯狂的投机性转债炒作,虽然可以使有的投资者有幸一天盈利180%而欣喜若狂,但是抵押房产贷款100万,一天亏掉65万的,自称想死的心都有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理念的改变,价值投资,不信东风唤不回。炒小炒劣,甚至亏损垃圾股炒得风起云涌,一些绩优股反而无人问津,显然是不正常的。可以一时无视监管层的问询和交易所的“特停”,我炒我素,最终肯定因此为疯狂付出代价。交易制度和体系固然影响着交易的活跃性和稳定性,但是决定公司内在价值的绝不是涨跌幅的空间大小。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摒弃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抓住市场中长期发展趋势,配置优势行业,选择长期业绩向好的公司做价值投资,总能在砥砺前行中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