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研究农业发展规划时提出“人工造雨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气象工作者多努力”。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底作出“把我国建设成为气象强国”的重要指示。
作为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主力”,气象部门不负重托,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成为防灾减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好帮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影作业已逐步建成国家、省、市、县以及作业点五级有效衔接的组织体系。目前,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3个市(地)、1549个县政府成立人影领导机构;各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作业技术也逐步发展建立,装备和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模居世界首位。
在国家多项科研项目支持下,人影关键技术研究也取得多项成果,自主研发的3公里精细化云降水数值预报系统投入业务运行;国产新型高效催化剂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催化效率提高100倍以上;基于云物理精细分析的作业指挥系统及自动发射立体播撒的火箭作业系统研制成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如果说,人影作业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投入成本最低的一种增加降水的措施,那么独具中国特色的人影“五段式”业务建设应用就是云水资源科学开发的重要支撑。在经验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加持中,人影“中国方案”惠及海外。近年来,中国先后派出专家赴古巴等国家指导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技术业务交流,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
播云耕雨可佑民生,科学认识云水资源及变化规律,合理开发并同陆地水资源及各方面需求耦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全国气象部门将持续在云水资源研究和利用上发力,为开发利用云水资源提供更多的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