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的“劳模管家”
——记丰惠镇党政综合办主任胡江钧
春节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许多人却舍小家顾大家,以“硬核”精神奋战在防控“疫”线,为岁月静好负重前行。丰惠镇党政综合办主任胡江钧就是其中一员。作为镇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他负责镇内防疫工作的综合协调、统筹安排和物资调配等工作,是一名负责向前方输送“弹药”的“后勤管家”,为切断疫情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拼命三郎
刚下手术台又上防疫场
1月19日,刚做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胡江钧,本该在家静养,因疫情凶猛来袭,义无反顾地出现在了防疫一线。同事们都劝他好好休息一阵子,胡江钧却淡定地表示:“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休息了,其他同事就更累了,我还能坚持。”
因妻子屠玲芝也在公安分局经侦大队进行防疫工作,卡口执勤,人员排班,夫妻俩忙碌起来常常是“同城相望两地书”,只能把刚满周岁的孩子托付给老人,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起早贪黑奔赴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只有大家稳了,小家才能安。”简单朴实的话语中饱含的是责任与担当。
丰南村是丰惠镇一个较为分散的行政村,也是胡江钧的联系村。该村原先共有11个自然村,村民居住在各个山头,村道大多蜿蜒曲折,两家村户之间最长距离有5公里,排摸难度较大。为了确保摸排信息的准确、真实,胡江钧和村干部分组,用“脚力”逐户摸排疫情,询问、安抚、交待相关村民如何做好隔离防护,切实加大疫情宣传力度,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农村的防疫意识相对淡薄,劝说村民需要反复叮嘱。”胡江钧说,防疫工作的关键在于织密“摸排网”,把好“源头关”。曾有一位居家隔离对象的父亲赵大爷不听劝阻,想要外出走动。胡江钧联同村里的左邻右舍和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多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成功劝服赵大爷配合隔离。
坚强后盾
做好“防疫战”“后勤管家”
“什么时候有口罩?哪里有口罩卖?”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最常听到的声音。疫情严峻,口罩、消毒液等物品随之紧缺,体温探测仪、防护服四处告急,市场的供应量却严重不足。大家在与时间赛跑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后勤保障的比拼。
“打赢疫情阻击战需要储备‘弹药’、披上‘铠甲’。”据胡江钧介绍,在此次防疫战斗中,丰惠镇共有600余名镇村干部和800多位志愿者参与其中。为了减轻一线工作人员暴露的风险,胡江钧没有坐等上级的物资分配,而是通过朋友、同事、亲戚的人脉资源,想方设法抢购口罩、额温枪、消毒液等紧缺物资,发动多方力量,尽可能保障一线需求。
沟通,交流,叮嘱,确认……各种信息和诉求在他这里汇聚、登记。为了保持全天候“在线”,他时刻关注手机信息,每天坚持加班加点,错过餐点饿了就吃桶泡面,困了就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忙前忙后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有时遇到突发状况,需要临时接收或发放防疫物资。没有物流配送,他就自己蹲守在医药公司等物资,常常用自己的私家车第一时间将物资送到一线。
随着《丰惠镇医用物资募集倡议书》的广泛转发,越来越多的乡贤积极响应,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共收到26100只口罩、2000多副手套、62支体温计等防护用品和123166元现金捐款。“我们80%的防护物资都是乡贤捐赠的。”胡江钧自豪地说,为了不辜负乡贤们的一片热情,自己唯有做好物资调度的上传下达,科学发放,确保有限的应急防疫物资发挥最大的防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