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
提层次
异军突起
顺利跻身全省22个特色小镇行列,荣获“浙江省数字化示范园区”称号,成功举办全省重大项目暨特色小镇建设现场推进会……2019年,e游小镇特色平台建设成绩可圈可点。
特色小镇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e游小镇作为我区协同推进建设的5个特色小镇之一,过去一年,小镇发展层次全面提升,招商布局全面完善,增值服务全面提标。小镇新引进数字经济企业134家,累计引进企业615家;引进内资1.65亿元,实到外资1000万美元;实现税收4亿元,新增各类就业人才2300人。
与e游小镇一样,孝德文化小镇、花田小镇、瓷源文化小镇、伞艺小镇等特色小镇异军突起,呈争奇斗艳之势。孝德文化小镇启动建设,高标准建设历史文化街区,打造集文化旅游、现代商贸、休憩居住于一体的城区RBD(休闲商务区);瓷源文化小镇加快推进,核心区块——艺术引领区预计于2020年底建成投用。
地处杭州湾南翼的花田小镇,以四季花海、滨海湿地等为景观特色,规划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1亿元,着力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一流的休闲度假目的地、中国旅游企业集群和产业资源集聚平台。2019年,花田小镇突出休闲旅游产业定位和“农”字特色,以省农发集团13000亩现代农业园区和运动旅游休闲功能区为依托,加强后续项目开发,努力建设“田园中的小镇”“花海中的小镇”,在全省考核中持续晋位。
最近,伞艺小镇成功列入省级特色小镇第四批培育名单。针对崧厦伞业小微企业众多、产业同质化、低价竞争激烈等制约崧厦经济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崧厦街道分三期打造占地2000亩的伞业小微企业园,其中一期600余亩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编制《崧厦伞业发展规划》,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科技等技术应用;按照“一里一景”的思路,投资10亿元,完善伞艺小镇门户客厅等基础设施……
伴随着一系列重大战略功能布局的全面展开,以伞业为品牌的特色小镇已然浮出水面,为崧厦伞业插上数字翅膀的“二次创业”新征程悄然开启。过去一年,崧厦街道伞业小微企业园项目启动,项目建成后拟集聚伞业小微企业40余家;“中国伞城”跨境电商中心项目有序推进,致力打造融合多种功能、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大型电商产业综合体,吸引伞业在外销售回归。
2019年10月30日,我区召开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新闻发布会,计划花3年时间,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整合提升,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提升9个工业园区平台承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思路,区经信局指导各工业园区全力打好“退散进园”“退污进绿”“退低进高”“退劣进优”攻坚战。一年来,全区更名改造工业功能区1个,除名撤销工业集聚区(点)7个,整治“低散乱”企业195家,淘汰落后与严重过剩产能38项,入园集聚企业320余家,基本整治出清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低效企业,梁湖产业园、道墟产业园、上浦风机装备产业园接受市级验收考核。
2019年初,我区出台《融杭联甬接沪行动计划》,推进交通设施连通、优势产业对接、创新创业携手、对外开放接轨、公共服务合作等五大行动,深化与沪杭甬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力争率先形成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性优势,使我区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示范区。
2019年4月12日至13日,“全力融入·全面接轨”上虞区接沪推介活动在沪成功举行。通过集中学习考察、区域合作对接、文旅农推介展示、综合招聘会、接沪推介会等举措,打通上虞接沪通道,签订多方合作协议,展示上虞综合形象,增强乡贤情感联系,提升区域舆论影响。
交通设施连通先行,杭绍甬高速及崧厦连接线项目,310、305省道上虞段,104国道绍兴东湖至蒿坝段改建工程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优势产业精准招商,成功签约雅本化学等多个投资超10亿元项目,完成投资超150亿元的维康金杖主题乐园项目意向协议签订,与浙江中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新创业携手共进,浙建院上虞校区完成总工程量的47%,产教融合创新园已完成桩基工程,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一期建设已完成,“嘉禾地带”上虞众创空间成功创建省级众创空间。
对外开放融合接轨,一年来,全区新增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企业1家、上市报会企业4家、上市辅导企业2家、股份制企业21家,引进设立基金(机构)16家。公共服务合作共赢,深化与沪杭甬城市医疗合作,4家区级医院已分别与27家来自沪、杭、绍等城市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邵逸夫医院胰腺诊疗中心绍兴分中心成立,上虞妇保院与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建立协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