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便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每天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学习和生活便充满自信和激情。
孩子们面对诸多的烦恼和矛盾时,便需要教师多设计一些活动载体,精心加以引导。
人人遵守
“微笑班约”
一天傍晚放学时分,天空下起了雨。陆续有家长来接孩子,教室里不如往常安静。
突然,听到有学生在喊:“小朱要打人了。”我立刻停止与其他学生的交流,转身望去,只见小朱面目狰狞,操起手中的长柄伞朝同桌小徐砸去……幸好被拦住了!
经仔细询问,我才了解事件原因:原来是午间时小徐瞄了一眼小朱的作业本,并“呵”了一声。小朱以为同桌是在嘲讽他,心里有气,硬压了一下午,到傍晚放学时终于爆发了。
像小朱这样情绪产生波动情况,在孩子们身上时有发生:有的孩子与同学发生误解,就虎视眈眈地瞪着对方,教室里弥漫着一股硝烟味道;有的孩子受到老师批评,或垂头丧气,或一脸怒意等。
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业压力增大,孩子们的心理烦恼自然也多了。不健康的负面情绪会给孩子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也给班级管理和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得及时帮助化解!
如何防止像小朱这样自控能力弱的孩子随时爆发情绪失控现象?我多方征询良策,并结合班级实际想办法,在与孩子们多次商议后,我班制定了十六字班约,其中第一条班约即为:“微笑”。所谓“微笑”,就是要求孩子们时刻面带笑容,待人处事心平气和,不斤斤计较,多一些自律和反思,多一些微笑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学会做个积极阳光的生活使者。一旦违约,就得受批评,并完成一份“解释单”。
令我欣喜的是,“微笑班约”实施以来,班级中看到的笑脸越来越多了,同学间的矛盾也随之大幅下降。
当然,也有个别自控能力弱学生发生违约事件,很快写出了一份“解释单”,如实写明当时发生了什么,自己有什么想法,以后应吸取什么教训等。每当此时,我就找来当事人,耐心提醒,鼓励改进等。当该生离开时,脸上就挂着自信的笑容。
班级有了
“烦恼清理器”
出台“微笑班约”和“解释单”后,班级中和谐之风劲吹,同学关系日益融洽。但终免不了个别我行我素、不受约束的孩子会做出使性子的事来。
黑板上的粉笔字可以清除,烦恼何尝不可清除?“烦恼清理器”由此应运而生。
“烦恼清理器”其实是个木箱子,蓝色的色调,给人以宁静之感,箱子出入口贴了张特写的笑脸,事先有全班学生表决通过;由此,学生人人成了“消防员”,发现情况需第一时间带着这个特殊的“消防栓”赶赴现场。
当“消防员”们巡逻侦察到不和谐的音符时,“请你把烦恼发泄到这清理站!”“请别把笑脸弄丢了!”当“烦恼清理器”突然出现在一个张牙舞爪、怒发冲冠的孩子面前时,这些动人的温馨提示语,润物细无声般地提醒着一个个情绪冲动、急躁躁好胜的男孩,他便不好再对别人发泄,看到笑脸,自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也会尝试微笑着待人处事。
有一回,小朱故病旧犯,因为语文独立练习不尽人意,脸色大变,有气无力地塌坐着,一边唉声叹气,一边又朝试卷挥拳……就在此时,班中的“开心果”小珂神不知鬼不觉地捧起那个蓝色情怀的箱子,猝不及防地出现在了小朱面前,小朱立马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飞速写了一段话,揉成一团,扔进箱子。而后朝我看看,算是平复了心情。
“烦恼清理器”上的笑脸,每天面朝着大家,渐渐地,大家都不好意思哭丧着脸,紧绷着神经,即使是一时的闪失,也能很快意识到什么。
适度放大
“闪光点”
作为教师,应培养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微闪光点,及时给予学生表扬,鼓励自信,展现人性美好的一面,进而激励其他学生共同向善向美向上的正能量。
小朱情绪失控事件后的第二天晨读时间,我走进教室,在大屏幕上定格了一张平时我拍下来的关于小朱的照片。照片中的小朱正趴在地上,专注地捡着桌角的细碎纸片。
随即,我鼓励学生们找一找小朱同学的优点,这一下,教室里热闹起来。细心的孩子们纷纷表示,小朱不只是热爱劳动,还关心集体,细心体贴……
我发现,此时的小朱笑意盈盈,被大家夸得有点醉了。
趁热好打铁!第一节语文课,我布置了一篇习作:《因为你的存在,我感到幸福》。孩子们在文章中多角度地捕捉了小朱身上的亮点。有一位孩子这样写道:
“从小韩的日记中我才知道,小朱在傍晚足球训练结束后,找到小韩妈妈告诉她,小韩咳嗽厉害,应该带去检查检查。小朱真热心啊!”
“小朱当上劳动班长后,就很忙了。每天一到点,他就催着我们赶紧去打扫。我按他的分工完成任务后,他竟要求我重扫,看我不乐意,又帮着我一起干。中午,我们认为包干区够干净了,他还不满意,就自己拿了扫把畚斗去扫,我也跟着他去了。”
及时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适当放大,能激励孩子自觉地做内心中那个“更好的自己”,并感召和带动更多的孩子正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