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办事 真心代言
——记区人大代表、丰惠镇夹塘村党总支书记姚伟明
![]() |
夹塘村包含6个自然村,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村域面积,都是丰惠镇的第二大村。要管理好这样规模的村,不容易。但在很多方面,夹塘村往往完成得又好又快,如近年来在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全村道路硬化提升、“五水共治”、文化礼堂建设等方面,均堪称镇里的先进和样板。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是为村里真心实意地干,做事一碗水端平,日子久了大家都看得到记得住,自然也会敬你重你支持你。”区人大代表、夹塘村党总支书记姚伟明说,长期以来,村中无论大事小事,大家都习惯通过村三委会、村民代表大会通气商量,“意见一致,力量一致,自然就快了。”
丰惠镇人大主席高勇对此颇有感触。去年镇里启动十八里河整治工程,第一步就是做好沿线农户的面花赔偿。十八里河流经4个村,其中在夹塘村内有2公里长,涉及204户村民,任务不可谓不轻。镇里希望夹塘村带个头,先干起来。“整治后,河水变干净,两边还有景观带,是件大好事啊。”姚伟明领命后,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实施统一的赔偿标准,带领村干部在一周之内就完成签约,而且从签约到施工进场,期间无一起矛盾纠纷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姚伟明还从施工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协商决定,将沿线景观带征迁的宽度从原定的5米拓宽到7米。“夹塘村开了个好头,沿线各村比学赶超的氛围就起来了。”高勇说,十八里河整治工程的进度也由此大大加快。
同样,在盘活现有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姚伟明也积极争取,乘势而上,以破竹之势主持推动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为夹塘村作为产粮区的功能定位增加底气,也为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基础。单是今年,散落两地的50多亩低效荒废老茶园通过土地平整、沟渠修筑、山路开通,成了承包户眼中的香饽饽,不久就将迎来招投标;原山塘、窑基地经由复耕,土壤肥沃,水稻长势良好,升格良田指日可待; 总投资223万元的粮食功能区提标工程于今年5月完工投用,种粮户受益良多……
“文化也应成为我们夹塘的一张名片。”姚伟明说,夹塘姚姓是虞舜直系后裔。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夹塘人传承虞舜精神,子孙繁衍昌盛,民间秀才、在外乡贤众多,形成一股内生的文化凝聚力。近年来,发起续写姚氏宗谱,保护修缮宗祠“耕山堂”,在建设村文化礼堂、文化长廊上精心策划,结合地方特色,融入文化创意……在他眼里,挖掘弘扬用好这股独特的文化之力就是他的责任和使命。
姚伟明是连任四届的资深人大代表。夹塘卫生院推倒重建、夹塘小学改造提升、百夹线由原乡道拓宽升格为县道等,都是他在担任代表期间,深入夹塘片地域实际,用心履职为民鼓呼的结果。“代表不只是开个会举个手就完事,平时必须多观察多留心,把群众所需所想和农村发展所遇到的困难,通过代表‘直通车’反映上去。”姚伟明说,积极向上反映问题,解决百姓关心关切,原本就是做代表的本分。